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渺渺集】126 2023年回顾

2023年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字:人。

又到了年终回顾的时候,过去365天最大的进步就是开窍,换句话说是用新的视角理解社会。回看去年的主题是完成对自我的否定,那今年的顿悟也是水到渠成。

少年时期的我总认为自己是个很早就谙世事的人,32岁才发现自己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是个落后生,从求学到工作再到生活,从读书到做事再到做人。打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为了向上爬而绞尽脑汁,我却整天裸奔还大喊要做自己,别人不笑话你笑话谁呢?好消息是我对外界的眼光有难得的钝感力,坏消息是想到自己一直信赖的人背后的嘲笑不免有些难过,但还是要怪自己总对人类有期待。

也许有人把身边人都当工具也能吃得好睡得香,有人迷迷糊糊地长大因为总有人铺路,对我来说解法只有清醒且良善,像个椰子一样内心保持澄澈透明,外壳坚硬抵抗打击(必要时也能反击)。怎么做呢,自我小一点,自私多一点,才能自在一点点。自我小了才有开放的心态理解和接纳社会的万千行为,人才能变得柔和与外界和谐相处,自私又决定了回归自身考虑和世俗社会的适应性,然后才能更自在一些。一种柔和的自在,以柔克刚的柔。

人与人的距离真遥远,而且似乎越来越远。同事们每天都在演绎“人心隔肚皮”,同龄人在围城内外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和迷茫,心事越来越多轻快的欢笑越来越少,连亲密的朋友好像也不那么亲密了,可能是不再处于同一阶段各有烦恼自顾不暇,可能是社会磨砺大家戴上的面具忘了摘下,可以互相支持的情境变少了,不打扰也早晚会成为自觉。人类真悲哀,明明是需要亲密陪伴的社会性动物,最后却只剩下“动物”两字,可惜是每个人身上的漏洞。

大地众生各有渡口,人间枝头各自乘流。尽管有些真实却沮丧的认识,但这一年还是过得很认真。疫情开放期的阵痛让我体验了第一次独自留上海过年,也才有春暖花开时与家人朋友在汕头深圳重聚,这种等待时的期盼和重聚时的喜悦非常难得。旅游和演唱会引领报复式消费,在梅奔听上了李宗盛,八万人的天幕下和五月天大声合唱。博客还是周周营业,也见缝插针读了60本书,很少过问别人的闲事,对自己有更多的思考,偶尔也会留下懊恼的泪水。

工作进入第七个年头,认识到职场不过是草台班子,学会打工的正确姿势时也有小突破,顺便考了个心理咨询师证,没准自己也能搭个草台班子。朋友圈结婚的人越来越多,我也终于明白婚姻的本质,不再奢求互相理解的伴侣,只是暂时也没找到合适的合伙人。身体不断呼唤我的关注,一直不太灵光的脚踝终于在立夏前崴了一跤,气血的消耗也在冬天拉响警钟。还有不愿意记起的永别,97岁的姑婆和83岁的邻居老奶奶,生命走到了最宁静的一刻。

一年又一年,上学时元旦后的几天总会忘记把日期年份+1,上班后再也没有了,因为新年到来前已经在脑海里设想过下一年的无数场景,现实压力越来越大,总被时间推着走。可是有时候又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慢到回深圳好像已经是很久前的事情,慢到快要忘记崴脚的伤痛,慢到人生进程仿佛都静止了。家里老人们年龄大了,晚辈对时间也更敏感了。

我想象过32岁这一年无数的模样,却从没想到是现实这样。人的开窍总会伴随失望、懊恼、愤恨种种负面情绪,新旧价值观引发的内心冲突让人身心都疲惫不堪,但还是竭尽全力建立稳定的内心来面对不稳定的世界,在人与人之间高高的围墙下竭尽全力地活着。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思考我心底里最渴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不是职业女性,不是创业家,也不是心理咨询师,而是以前从来不曾想过的作家。我所羡慕的优秀作家和作词人,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擅长共情并通过笔尖传递给每个角落里的人,证明人与人之间切实存在着“理解”。成为作家也许是个奢望,但却可以像作家一样生活着,心怀浪漫,悦纳平凡日常。

新年快乐!2024年,希望我们都平安健康,自在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