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摘星集】134《中国式的情与爱》

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男人和女人,中国式的情与爱。

第一篇 中国式家庭

  • 我觉得王家卫对中国爱情的表达最到位。王家卫的电影里,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只有一条线那么细,那条线似有若无,却连绵不断。就好像跳舞,两个人碰到了,双目相投,却擦肩而过。这种表达非常符合中国特色,很渴望爱,但又不敢,在两个人就要表露,就要在一起的时候,擦肩而过。
  •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是没有“儿童”这个物种的。有的只是“小大人”。我们的成长过程,似乎就是一个学会压抑的过程。
  • 爱情是两个独立的人才会有的东西,但是在中国的两性关系里,往往只有一个人能够绽放。这个人是核心,另外一个人要围着他转,满足、照顾、烘托他的情绪。
  •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次序,90% 的中国人都搞错了。
  • 关于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我特别喜欢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说法。他说:父亲是所有人的第一个敌人。
  • 妈妈主导的“母子结盟”关系中,培养出了非常恋母的、依赖性很强的、内心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就是我们说的“妈宝男”。
  • 男人要培养跟自己沟通的能力,而女性则刚好相反,女性要好好培养与对方沟通的能力。
  •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家庭关系的构建上,女性的责任更大一些,因为女性天然就有比男性更好的感受能力和情绪包容能力。而男性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做的事更多一些,因为女性与孩子形成连接是自然的过程,而男性则需要通过努力和爱才能实现。
  •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顺位。夫妻关系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夫妻间的爱,就是家庭之树的根。男性和女性共同学习、成长,保持、增进夫妻间的爱,才是一个家庭幸福、健康的根本。
  • 对很多女性来说,有了孩子之后,她就有一种圆满感。人活着,需要与世界有一种很深刻、牢固的连接,需要自己完全属于这个世界上的某一个人,同时有一个人完全属于自己,两者合而为一。
  • 如果一个妈妈“晒娃”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就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这些妈妈们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生了孩子之后,孩子的人生就成了妈妈自己的整个人生。
  • 妈妈打着“保护孩子”的旗号,其实反映的是自己想为所欲为的心理欲求。
  • 我认为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普遍停留在六个月婴幼儿的水平,可能那个时候她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或者说她被过度满足,导致她一直卡在这个阶段出不来。婴儿的心智特点就是为所欲为,我们也把它称为“全能自恋”,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极致——我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整个宇宙都应该围着我转,别的更不在话下。
  • “巨婴病”的一个经典的表现,就是“你我不分,我们是一体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称它为“共生”。
  • 病态共生是一种“我为你活,你为我活”的生活方式。

    第二篇 解剖亲密关系

  • 很多人认为婚姻和恋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但我认为有比这个更强的动力,就是追求自我圆满。
  • 恋爱中,这种情形也会很明显,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我圆满,但感觉自己不能一个人把它活出来,此时我们就需要找另外一个人,把自我缺失的这一部分活出来,即缺什么补什么。所以我们看到,在恋爱中这种互补的现象比一致的现象更多一些。
  • 这种恋爱时因为互补而在一起,结婚后因为互补而整天战争的根源,也是因为人的自恋。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追求内在生命圆满的渴望,追求圆满的动力让我们找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但是因为又很自恋,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要按照我的来,所以会出现婚姻的战争。
  • 如果大家能很清晰地意识到,其实所有的选择都是很合理的,这些选择里蕴藏着追求自我圆满的动力。明白这个之后,我们就能有意识地向对方靠拢,但这种靠拢不是因为对方的要求,而是我有意识的、有觉知的自觉选择。比如,我本来是一个内向的人,找了一个外向的人,我逐渐让自己向外向的方向走,而之前外向的人逐渐让自己内向的部分觉醒、呈现,这就是很好的结合。
  • 关系是创造出来的,而且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在一对关系里,一定是你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你们的关系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 亲密关系就像是一个容器,真实的活力通常是带有一点儿攻击性的,这个活力在亲密关系这个容器里流动的时候,我们希望容器是稳定的,这个容器能够承受得住情绪在这儿流动,不会有破裂的危险。而且一旦情绪流动过了,彼此都会感觉很亲密,被信赖、被包容,连接也就更紧密了。所以,包容对方的攻击性才叫真正的包容。
  • “包容”,并不是单方面的隐忍,而是有容量去化解对方的攻击。这后面确实需要极为强大的爱。
  • 一个很简单的规律,而且这个规律百试不爽,非常好用:你如果想往西边走,我跟你一起,心甘情愿地往西边走,然后,必然会换取你也心甘情愿地跟我一起往东走。其实这是一个真正改变对方的智慧。但改变别人的前提是改变自己。当你想改变对方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你去配合他,让他意识到你在顺着他,这个时候他也会调整步伐,于是两个人的步调就非常美妙地一致了。
  • 我们吵架的时候,互相攻击的时候,背后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恐惧自己不被喜欢了,不被爱了,甚至被抛弃了。但如果在表达一切之前,你先表达的是:我不管怎么表达对你的攻击,都是为了我们关系更好,都是为了不抛弃你,这时候对方其实就很有安全感。
  • 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诉求,希望亲密关系是稳定的,希望这个人是不走的。我又哭又闹,或者说非常暴躁时,其实是因为我很恐惧你会因此而离开我。但是我越恐惧、越闹,你可能就越要走。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给对方这种信心,在不管对方跟你又哭又闹,还是你要跟对方又哭又闹之前,两个人一定要达成共识,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两个人都不会离开彼此,我们都待在关系当中。这时候,包容就发生了。这就是爱的真正意义所在。
  • 这里有两种不同的逻辑:婴儿的逻辑和成人的逻辑。在婴儿的逻辑中,婴儿觉得妈妈才能主动,我只能被动,我要等着妈妈来爱我;但在成年人的逻辑中,为了得到爱,我要先去爱,想得到什么,就要先给予什么。
  • 我们经常说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个“破坏”只是一种表述,她其实不是要破坏这个家庭,而是在满足或者完成一个她在童年早期没有完成的情节。这个情节就是:打败她的妈妈,赢得父亲的爱。所以在这样的三角关系中,她的核心是因为嫉妒、竞争,而后破坏,并不是为了爱。
  • 原配选择在三角关系里待着,不肯从婚姻里走出来,是因为她内心很匮乏,她没有安全感。
    她觉得如果婚姻破裂,她整个人也会四分五裂。为了维持这种表面形式上的家庭完整,她选择忍受屈辱和内心的痛苦,以此来维系她的面子,维系她破碎的自我,保持一种完整感。
  • 她们通常说是为了孩子,那个孩子其实是她自己内在的孩子,也就是她自己。
  • 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人的生物性本能在追求更多、更好的性伙伴,但是同时人又很脆弱,希望关系很稳定,希望感情不被破坏。出轨这件事情就是这个矛盾的具体体现.
  • 在心理学中,关于爱情有一个很经典的比喻:两个谈恋爱的人或者两个在爱情中的人,其实他们互为镜子,我从你这面镜子里照见我是谁,你从我这面镜子里照见你是谁。
  • 一个人能够把爱活得多好,通常由他的自我完善程度决定。爱情和人格完善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
  • 也就是说,你的人格越完善,你就越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爱情;而高质量的爱情会反哺或者反作用于你的人格完善,你透过爱情这面镜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爱情,或者说亲密关系,其实有其非常深刻的部分,而不仅仅是我们所想的爱情是找一种稳定。
  • 为什么在网络上,承受语言暴力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男性存在,他们其实对感情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很多人在感情上就没有得到过被呵护的体验。

    第三篇 如今的中国女人

  • 现在的女性教育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强调男女平等,“女人能顶半边天”,于是家长把女孩当男孩养,男孩上培训班学什么,女孩也同样学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另一个极端是强调女人要依附男人:“你要当一个淑女,将来嫁得好,才能活得好。”所以女孩从小到大都要富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培养出来的女孩,既没有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也不够现代女性的自主独立。
  • 西方男人看起来很绅士,但实际上是建立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上的,而且他们不会纵容你,不存在你越“作”他们越感到快乐,更不存在“我的定理永远都是错的,女人的定理永远都是对的”这种说法。
  • 我们的文化要求男人成为比较压抑的形象,所以男人通常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想把自己当作婴儿活着,却活不出来,所以当他找到一个现实中的婴儿时,会觉得很有亲密感。
  • 中国男人需要女人崇拜,所以 “公主病”也可以解释为——女人一直在做“小baby”,而男人在做一个“父亲”,但实际上他是在做一个“妈妈”。中国人在谈恋爱时,总有一个人在做婴儿,而另一个人在做“妈妈”。前文我们谈到“妈宝男”时,是妈妈在做“妈妈”,儿子在做“宝宝”,但在两性关系里,男人也做照顾者,也就是“妈妈”的角色,而女人则在做 “小Baby”。
  • 几乎每个成年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婴儿,女性是这样,男性也是这样。彼此心里都有一个婴儿需要照料、成长。恋爱时,他可能需要一个女儿,但是结婚之后他需要的是一个女人,或者母亲。真正进入婚姻殿堂之后,男人是需要你去包容他、呵护他、满足他的。
  • 在咨询过程中,她感觉到了父亲的认可,包括她回忆起她和父亲之间曾经多么亲密,这个想法给了她很大的疗愈作用。原来在她五六岁之前是爸爸带的,爸爸像妈妈一样带她,有很多亲密的回忆。但是等她五六岁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她越来越看不起她的爸爸,她妈妈也看不起她的爸爸。结果,她就把自己和爸爸之间的爱给切断了,在记忆中完全切断了。当她这部分记忆全部恢复后,重新记起爸爸曾经与她的亲密时,她又激动又感动。她由衷地相信爸爸是多么爱她,结果她后来找的都是深爱她的男人。
  • 女性想要拥有美满的婚姻,需要先跟自己的父亲和解。
  • 我看到,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越是文明化程度高的地方,对女性的要求会更客观、更宽容;而对男性来讲,如果没把自己活出样子来,就会活得比较惨。
  •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爱,知道利他,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得快乐,有自尊、有爱的能力,那么不管结婚不结婚,不管生不生孩子,这样的人对社会一定是有益的。
  • 感性就需要大量的刺激。感性源于感觉。感觉一定是一个事物和另外一个事物建立了关系,在那一刹那产生的东西叫作感觉,女人要活成一个感性的女人,就需要非常具体、丰富的各种刺激。女性要和各种各样的事物建立关系,她的感性才会得到滋养。
  •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妈妈绝对在这个家里处于核心位置,因为她的感受力,她的丰富的人际关系力量可以把整个家庭编织在一起。一个家庭的氛围,基本上是由女主人,也就是妈妈来决定的。
  • 这个读者说她是关心丈夫,要去照顾他、提醒他,但她丈夫的感觉其实是被控制。
  • 有些善于控制,而且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女性,会有另外一种能力——特别善于制造对方的内疚感,她们属于比较有手腕的女性。
  • 我们总结出成为不招人待见的妻子的三步:第一步,控制;第二步,我永远都是对的;第三步,你永远都是对不起我的。假如这三招都使出来,就变成“我”要说了算,“我”永远都是对的,“你”这个渣男对不起“我”。这三步加在一起,就锻造出了两性关系中“让对方越跑越远”的利器。
  • 中国式的恋爱里,两人吵架通常总得有一个人道歉,而道歉的一般是男生。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信息:女人永远都是对的,男人永远都是错的。
  • 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导致女性在生命早期被忽略的程度比男性严重。在中国,男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早期比女性会稍微好一点儿。因为他们在婴儿早期得到的爱比女性要多一点儿。所以成年后,女性更容易卡在婴儿早期的全能自恋中,觉得:第一,我无所不能;第二,我永远都是对的;第三,如果发生冲突永远都是对方向我道歉。
  • 中国的文化似乎特别鼓励女人的这种心理,女性嫁对了人,人生就成功了一半,甚至都不只一半,简直是全部,男人要为她负责所有的东西,包括情绪。很多女性自己也会这么觉得,男人要为她们的全部,包括情绪负责。
  • 我很明白强势女人的痛苦,越强势越痛苦,越痛苦越强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她们需要做的,是在内心对自己的真实完整地接纳,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告诉自己,我可以真正强大起来,不需要用强势来掩饰自己的恐惧。这样,她才可能发现一个轻松的、舒展的自己,一个因为真正的强大而柔和起来的自己。

    第四篇 如今的中国男人

  • 中国的传统虽然是重男轻女,但是一般的男人是非常不自由的,女人反而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有一种强烈的道德感在压制着男人。具有这种道德感的男人会被社会认可为很有责任感,很为大局考虑,等等。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就是一种不敢做自己的状态。实际上,这样的男人已经被权力体系阉割了,但他自己还认为这是对的,他没有反思过这是很可怜、很悲哀的。
  • 中国文化中,女人往往被分化成“白玫瑰”与“红玫瑰”。“白玫瑰”是圣女,没有性欲的部分,神圣不可侵犯;而“红玫瑰”则是欲女,是性欲的化身。结果在结婚之后,因为“恋母情结”的投射,妻子就成了一朵“白玫瑰”,在“白玫瑰”面前,男人很难产生情欲,只有在婚姻之外,他才可以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情欲,比如找第三者或者“一夜情”。
  • 真正的尊严是自我价值感,也就是成为你自己。一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有了存在感,就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有了坦然面对自己和面对这个世界的“里子”。有了“里子”,他对“面子”就不会过分地重视。
  • 有的伴侣关系看起来就是“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本来“魔鬼”没想当魔鬼,是那个“天使”把他逼成了魔鬼。我经常对来找我做咨询的夫妻说,你们家里有一把椅子,一把是“天使”的椅子,一把是“魔鬼”的椅子。“天使”霸占椅子不下来,对方为了与你互动,只好坐在“魔鬼”的位置上。
  • 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当你意识到某个地方有问题,或者有什么问题时,你大概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不需要别人告诉你。
  • 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伦理都是以家族为利益主体,家族的重要功能就是生育。
  • 有一点,媳妇要知道:只要稍有一点儿爱情,丈夫在潜意识深处已经把她列在第一位了。佛教上这样讲,心理学也这样讲,有性关系的情感关系,其深度绝对比亲缘关系要深。性是很重要的能量,一旦有了性的连接,加上情感的连接,这部分已经超越了儿子和妈妈的关系。虽然有中国孝道文化的影响,很多男人意识上需要站在妈妈这边,但是在潜意识里他是站在媳妇这边的。丈夫会很纠结,因为潜意识深处,就是情感深处,他已经知道媳妇对他来讲更重要。
  • 荣格理论中说,女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男性原型阿尼姆斯,男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女性原型阿尼玛,我们都需要把这个原型投射出去。在爱情中完成这个投射,就相当于男人把自己的女性原型投射到妻子身上,女人把自己的男性原型投射到丈夫身上,这种圆满需要两个人共同、有意识地通过各自的努力活出来,挺不容易的。但是血缘关系就给人这种幻觉:这是我的女儿,这是我的儿子,好像心底的这一块空缺自动补上了。实际上这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这种感觉与在爱情里活出来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如果丈夫由衷地有这种感觉时,他不自觉地就把女儿放在第一位,把妻子放在第二位,这个家庭的序位就乱了。
  • 父母需要知道,对于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各种爱都指向亲密贴近,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父母越爱自己的孩子,就越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离开自己。
  • 很多人觉得中国是一个控制型的社会,从小到大,你必须听父母的、听老师的、听领导的、听权威的,但是我用我的人生经验一次次证明,从很小的事开始,在家里可以按照我的来,在学校里可以按照我的来,在工作单位可以按照我的来,实际上这是可以做到的。其实这也是一个建立人格边界的过程。
  • 马斯洛研究发现,一个人越是成为他自己,就越富有同情心。这个同情心不是居高临下的“你好可怜,我好同情你”的同情心,而是一种对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界平等的爱。让每个个体都成为自己,有这种自我实现的感觉,才能体验“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我”的平等与连接。我爱自己,所以我也爱我所在的世界。
  • 心理医生是一面擦得很干净的镜子,为了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帮助来访者成长;说得通俗一点儿,心理医生是用自己和来访者建立连接,也就是所谓的咨询关系就是一切。最开始的时候,大家中间都隔着一些东西,不容易构成深层的理解;随着咨询越来越深入,当咨询关系真正建立起来之后,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咨询关系。来访者的自我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呈现,在关系中疗愈。换句话说,心理咨询就是来访者通过和心理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感受到被包容和接纳之后,找到了自我。
  • 我们都需要在关系中体验到爱,在关系中体验到接纳。
  • 我总觉得中国父母是哈哈镜,是“我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如果你不成为父母希望的样子,父母就会很失望,这样一来你当然照不见你自己。从父母的镜子里,你看到的只是父母对你的期待,这种情形下,其实你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而我们需要的,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平面镜。平面镜才能如实照见你是谁,而且你能看到自己不需要扭曲,可以被接纳。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会是哈哈镜呢?因为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作为个体,生命本身并没有价值,个体的生命价值建立在为别人服务上,必须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别人认可的原因并不是他知道这个个体是谁,而在于这个个体是否讨好他,是否让他感到高兴,让他得到满足。这是一种戴面具的、虚假的关系。虚假的关系不利于自我成长,而是一个失去自我的过程。
  • 在中国,就算从事最“高大上”的职业,主持人、作家、心理医生等,依旧会焦虑重重。由衷热爱自己职业的人,似乎在哪个行业里都不多。大部分人都觉得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太难了,就像找到自己热爱的人一样难,所以人生就凑合过吧。这种身不由己的状态,实际上不是由职业造成的,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热爱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都莫名其妙,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来。当我们觉得职业本身不值得努力的时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过值得的生活。为什么中国人做自己很难?这个话题很沉重,因为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源自传统文化中很糟粕的部分。对人性的过度压抑,是一种持续的教化,它是代际遗传的。
  • 真自我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的自我,而假自我就是戴着面具生活,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构建的自我。以别人的感受构建出来的这种自我价值感,我们也叫道德。
  • 我们说一个没有性魅力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因为没有性魅力就代表你没有活出真自我,没有真自我当然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但要真正活出自我、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需要我们保持觉知、勇于面对、坚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