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摘星集】139《目光》

陶勇能够坦然面对厄运,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提,就是他对哲学的喜爱。

  • 医学与哲学本来就有不解之缘——医生面对的不是单个的疾病,作为科学家,他要懂得完整的人体;作为实践者,他要懂得完整的人性——而这两方面都关乎哲学。一个医生倘若具有哲学素养,行医就会给他观察人性和思考人生提供大量机会与素材。
  • 好像家是我唯一可以撒谎的地方,在医院,我是一丝言语上的误差都不敢有的,因为对每个病人来说,医生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让他产生无限猜想。
  • 从医生到病人的角色转换,让我一下子有了别样的感受。我曾经那么无知、轻易地鼓励他们面对病痛,而现在我才知道,这份鼓励背后需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考验。
  • 现实或许总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但也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低劣,现实就是现实。
  • 我们常常太过专注于我们的心思而忽略我们的身体,实则身体是一台庞大复杂又精密计算的机器,任何一个零件一旦出故障,就会影响它看似理所当然的运行。
  •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站在道德制高点,在衣食无忧、生活安定、有稳定生存保障的情况下,去评判他人是好是坏,我们以善恶武断定义他人;而事实上我也经常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也穷困潦倒到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时候,我会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吗?
  • 人生下来就具有这两种特质。善让我们去爱,去付出,去帮助,去成就;而恶让我们去恨,去嫉妒,去索取,去伤害。
  • 善与恶是相对而论的,完全的“善”将会让人变得软弱,完全的“恶”会将人推向地狱,只有将“善”与“恶”的标准与底线确立,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自我。
  • 媒体采访我时问:“如果重来,你还会为他诊治吗?”我的回答是绝对不会。医生也是人,医生将善良作为品格的基石,但不能是佛陀,以肉养虎,以善待恶,那么无形之中是助长了“恶”的势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法律应对“恶”给予惩罚,人们应对“恶”给予抵抗,那么才有可能实现“善”普天下,我希望我是最后一个被伤的医生。
  •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坡,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为善,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不仅要坚持善良的初心,同样也要有明智的头脑以及机智的行动。从这一点来看,我的“善”在他眼里并不是“善”,而是伪善,那么我就缺乏了明智。我希望在我未来的从医道路上,我能多一些智慧,辨识善恶,以机智的行动去从善。
  • 恐惧应该是活着的警示,而不是枷锁。
  • 医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好的地方,这里充满着病痛、难过和焦虑,但这里也同样生长着爱和希望。医院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也是人性的放大镜,这里有很多让人心痛难忍的悲剧,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 有时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记者——透过疾病去了解一个人,透过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群体和社会。
  • 他们普遍都利落干脆、雷厉风行,和疾病长时间的斗争让他们养成了像战士一般的行事风格,这也是为什么好多患者觉得医护人员没有耐心,其实他们是想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提升治愈的效率,在繁忙嘈杂的医院里,没有这份果断是很难给患者安全感的。
  • 童心大概就是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事,容易在一些小事上找到快乐,不会长时间陷入一种忧郁的情绪中。
  • 我曾经研究过人类好奇心的课题,发现五岁之前,是孩子保持与培养好奇心的关键时期。在不会说话时,孩子就对他眼前的事物有着天生的认知好奇,他会用“咿咿呀呀”的声音向大人询问,如果大人能耐心地与他互动,那么孩子就会不断地学习;如果大人置之不理,慢慢地孩子便也不再询问。可见好奇心是完全可以后天培养的。
  • 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虚心,越虚心的人也越容易对未知的东西产生好奇,这就是伊恩·莱斯利所说的“知识缺口”——一个人对一项事物越是了解,越容易产生好奇。
  • 我忽然感觉医学的意义就是去促进平衡。人自身的器官、经络、血液的平衡,各项指标正常,各个功能正常,这是肉体的平衡;人对金钱名利的追逐,对爱恨情仇的纠缠,往往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什么都拥有,但并不快乐,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感知到幸福,这是内心的平衡。时代在高速发展,人类不断透支和破坏自然环境,从而引发天灾人祸,实则再高超的画家也调不出天空的颜色,再厉害的科技也敌不过自然的力量。人对于自然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生物而已,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持平衡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圈,这是人与自然的平衡。而医学,如果只关注个体,那么还远远不够,未来医学再发达,也解决不了整体的问题。
  • 希望是唯一价廉而有效的可以对抗人间疾苦的方法,它是俘虏的自由,病人的健康,乞丐的财富,极寒中的暖阳。
  •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苦难,雪上往往容易加霜,越是艰难可怜的人,越容易得一些重病。我在医院见过太多太多有此经历的人,但你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强大——越是不幸,他们反倒越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感恩。和他们聊天,在他们话语中听到的不是痛苦和抱怨,更多的是他们感念某某人曾经的帮助,感念某某医生对他们的好,越是不幸的人越能感受到善良的珍贵。
  • 我觉得做到包容的前提是尊重,尊重是双方能平等地对话,不论是家长和孩子,还是上级和下级,若是一上来就形成了话语的主导权,这样就不是包容。其次是换位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一切沟通问题的源头都是无法理解对方的感受,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处理何种事情,能换位思考的人往往更优秀。
  •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爱迪生,我认为他们不是发明了什么,而是发现了世界的规律,从而利用这些规律创造出了新的事物。
  • 我之所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学生”,并不是我有多聪明或者多努力,而是现行的教育体系恰恰适用于我。
  • 公共的教育体制还是有些像标准化生产,如果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优势去形成个性化的引导教育形式,就会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价值。
  • 过度自爱也会导致失衡,在爱情中过度自爱,会变得太过自我,不懂包容与付出,容易导致双方难以磨合,最终分道扬镳;在面对病痛时过度自爱,也会变得小题大做,惴惴不安,疑神疑鬼,难以信任医生,自己身体的一丁点反应就会引发猜想,造成病情加重。所以自爱也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所谓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
  • 孤独的价值是不能忍受孤独的人难以体会的。
  • 有时候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在灯火阑珊的北京街头,会有种莫名的孤独感。这种孤独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没人陪伴,而是内心的孤独感——感觉自己在走一条长长的路,而这条路只能自己独行。
  • 孤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和他人建立需要和被需要的联结去解决。当一个人需要别人时,他就会和对方产生依赖感;当一个人被需要时,他也会产生价值感,这两种感觉都是治愈孤独很有效的东西。
  • 中年群体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大军,但也是很脆弱的一批人。他们的脆弱来自没人理解他们的脆弱,也来自社会不允许他们脆弱——中年人的绝望,往往是无声的。
  • 家庭的力量对处于中年危机的人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我见过太多中年人,他们在中年时特别孤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年来夫妻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感情在柴米油盐中消磨干净。这个时候外部的压力袭来,他们完全无法抵抗,此时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钱,而是一种爱和希望。
  • 很多中年人人生走了过半,反倒失去了方向。年轻时,一心想追求财富、名利、爱情,到了中年要么已经实现,要么也意识到实现不了。这个时候,有些人选择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些人开始对这条路产生怀疑,从而失去兴趣。
  •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是不幸吗?我觉得是麻木。
  •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调查,他们对一群中了大奖的人进行追踪。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一夜之间实现了财富自由应该可以享受幸福了,然而结果却让人大为惊讶。这些人平均一个月的时间就回到了曾经的心理状态,甚至更加烦恼,因为一夜暴富是解决了曾经的一些问题,但也会带来更多预想不到的其他问题。
  • 心理学家做了另一个调查,就是对一些意外致残的人进行追踪,研究人在经历巨大的打击后是否还能找回乐观的心态。结果发现,除了一些极特别的个案,大多数人平均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从伤痛中走出来,重回受伤之前的状态。人的抗压力、环境适应力以及求生的能力都是超乎想象的,永远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放大痛苦,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塑造正向的心态。
  • 爱与被爱是不可分割的,越是有爱的人越能获得更多的爱。
  • 科学家发现,爱是需要面对面传递的,虚拟世界传递的更多是兴奋感,它不能真正构成爱的联结。小朋友很难从虚拟世界里感受到爱,面对面在一起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多的是一种磁场,这种磁场包括眼神、微表情、抚摸、周边环境等。所以当小孩和你玩的时候,他们会触碰你,会和你对视,会有很多细节的传递,这就是爱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