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投资,本应99.9%的时间用来思考,剩下这0.1%时间用于交易。
第一章 投资的快与慢
- 全国性的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外交外事、国防等都会占用政府大量的预算开支,税收和支出很难始终保持平衡。当出现财政危机时,如果无法有效增加税收去应付这些开支的话,就只有发行政府债券这条路了。在周而复始的发债和利息支出之后,有限的财政收入终将无力偿还先前的所有债务,那么开动印钞机弥补赤字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 以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也并非一无是处,温和的物价上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资和生产,有利于经济的上行。货币供应量维持在多少才合适呢?我们通常把通胀分为恶性通胀及良性通胀,如果通胀率在2%~3%,则代表比较温和的通胀;一旦通胀水平达到4%~5%或者更高水平,说明本国货币正在经历加速贬值甚至走向恶性通胀。
- 通胀在变相鼓励大家去负债式经营和消费,同时惩罚了那些勤俭节约只会储蓄的人、领取固定工资却没有议价能力的普通工薪族、低利率长期保单和债权的持有者,以及手握大量现金类资产的人。通货膨胀就像是一个隐身的小偷,一直在不停地偷你的钱。
- 稳定的工作是加法,日常的开销是减法,成功的投资是乘法,而通货膨胀和失败的投资都是除法。
- 在投资中遭遇巨幅亏损的人,几乎都犯了同样一个错误:想找到最快的致富方法,把自己交给了运气。
- 投资比的并不是谁更聪明,而是比谁干的傻事更少。
- 每天结账是短工,每月结账是工薪族,每年结账是金领,而每隔几年结账的才是投资家。这并不是玩笑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本就是经济周期的规律,做任何投资都会有对应的回收周期。
- 大多数投资者在持有权益类资产的初期,都要经历一段不那么短暂的成本胶着期。使你在浮盈或浮亏在10%~20%区间来回徘徊,这种经历的确让投资者很难受,总让你会随时萌生一卖了之的念头。我称之为投资过程中的“焦虑期”,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就轻易放弃了一个很好的长期投资计划。
- 投资者必须同时战胜两个敌人:通货膨胀和不确定的波动性。1979年,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其中有一项结论: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每位市场参与者必须战胜的金融行为课题。
- 不少投资者进入股市的目的,就是抱着小赌怡情的心态来玩玩的,刚开始并不是真的想着去保值增值,或者改善未来的生活。等吃到一轮大牛市后,才发现原来先前自己投入的本金太少了,即便账户资产实现翻倍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及时醒悟但为时已晚,此时市场中已经没有什么便宜的筹码了,在狂躁的市场氛围下很容易再次增加投入资金去追高。这类投资者通常会在几轮牛熊周期之后,手中的财富依然在原地踏步。因此除了合理的投资预期,在市场机会还不错的时候也需要力所能及地多投入一些本金,否则你做的投资只能始终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永远都改变不了什么。
第二章 资产配置中最重要的事
- 如果你分散持有了市场中所有的股票,那么自然只能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投资组合越集中,我们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就越大。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过于集中的投资同样大大增加了超额亏损的风险。
- 集中投资方式下的踩雷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 投资了很多年之后,我才慢慢领悟到了成功的集中投资还必须兼备一些要素:选对标、下重注、吃主升段,这三者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如履薄冰。
- 科学和投资都是在未知的复杂世界中寻找规律,两者的区别在于:做科学研究,哪怕你错了1000次,只要最后那一次成功了,就足可扬名立万;投资则相反,即便你正确了1000次,只要经历过一次致命的错误,最终仍将满盘皆输。“活着”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盈利。
- 拉长时间去看,不论是足球比赛,还是做投资,防守才是最好的进攻,有效地避免资产出现大幅回撤,才能使财富的雪球更有效地滚起来。
- 集中和分散也是相对而言的。大家或许都知道巴菲特是倡导集中投资的,却很少有人了解到其实他所做的集中也只是把10来家长期看好的公司股票分配到超过80%的仓位上,这对于很多个人投资者而言已经是超级分散的投资组合了。
- 我个人会建议普通投资者,如果想要自行构建股票组合,最好能把资金至少分配给5只以上不同行业的股票,若现有的资金量和时间精力无法满足的话,不妨先去投资自带分散投资属性的指数基金。
- 分批式布局作为一种高容错率的资金管理模式,也可以直接避免因为一时冲动在高位一次性建仓,特别适宜现金流比较稳定的个人投资者。
- 嘉力·布林森(Gary P. Brinson)等人在1986年和1991年的多项研究表明,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其中资产配置决定了投资组合收益方差占91.5%、选择股票占4.6%、多空择时占1.8%、其他占2.1%。
- “分散”只是让你暂时远离短期暴富,但并不代表低收益,你依然走在大概率制胜的道路上。
- 通常只有当资产达到了一定规模的稳健投资者,才会更多地关注资产配置。激进的集中投资者总想让自己的财富迈上一大格台阶之后,再考虑稳妥的资产配置。而幸运的成功者往往也会路径依赖,好比站在悬崖边看惯了美景,就不断自我强化这么做的正确性,届时并不甘心去适时后撤两步,仍会将自己继续设于险境。赚惯了快钱的人,是很难有好结局的。而大部分失败者就更不愿意去轻易地妥协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在进行资产配置的个人投资者少之又少。
- 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意味着那些经营稳健的优质公司的股价有时候也会跌到明显低于合理区间的位置。对于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而言,这就提供了获得高额回报的机会。
- 风险也是相对而言的,投资者通常只把资产的价格下行当成风险。而在价格持续上涨的阶段,如果持有了过多的现金资产显然很难跟上市场,这时候投资者面临的就是上行风险。关于风险和回报,还有另外一种解读。即假设我们投资一项资产,虽然资产价格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只要有理由确信在其投资期满后所带来的购买力能够得到提升,那么这项投资就没有风险。反之,即使某项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无风险资产”,只要它的到期购买力出现了下降,那我们就可以认为这项资产是具有风险的,有时风险甚至还很高。曾有海外市场人士把收益稳定的美国国债形容成“无回报的风险”,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风险的回报”。
- 理论上,风险和回报应该是对称的,比如低风险/低回报、高风险/高回报,但并非始终如此。例如当投资者在市场极度泡沫的阶段,去建立一个股票组合做长期投资,那么就是一项典型的高风险/低回报的投资,如果能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做同样的布局,则恰恰相反。
- A游戏:有30%机会赢得100元,剩下70%概率输掉40元;期望值=正2元(正期望)。B游戏:有60%机会赢得20元,剩下40%概率输掉35元;期望值=负2元(负期望)。假如,投资者自始至终参与A游戏,只要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最终大概率会实现盈利;如果坚持参与看似胜率高出一倍的B游戏,那么早晚有一天会输个底朝天。归根结底,投资还是时间与概率的游戏,追求风险收益比的长期主义者终将胜出。无论是牌局、投资,甚至职业规划,多去结合风险和回报比(赔率)的思路去分析它们的期望值,总能帮助你把握更多的人生机遇,并且规避掉不必要的风险。
-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多出来的钱,每个阶段勉强维持的平衡,早晚都会被打破。由于信贷扩张产生的资产泡沫,迟早会在通货紧缩的作用下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而那些在通胀周期欠下高额债务的人,最终偿债会变得非常困难,只有在其中一部分人破产清算,或者债务违约之后,经济才能得到复苏。
- 著有《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的作者拉斯·特维德(Lars Tvede)曾讲过一个“番茄酱效应”,当你持续拍打番茄酱的瓶子时,往往倒不出酱汁来,最后那下用力一猛却又突然会倒出好大一坨,远远超出了你的需要,这和经济的不稳定如出一辙。而正因为群体心理预期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我们对于经济周期各节点的精准预测也会非常困难,政府的宏观调控自然无法阻挡周期的运行规律,最多只能缓解周期的震荡幅度,给大家尽量减少一些痛苦罢了。如果我们把经济周期的更迭当成如同四季更迭那样似上天的旨意,就会更平静地看待这个过程。
- 长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基本可以当成本国资产定价的基础,很多专业的投资者都会参照5年、10年期国债利率来评估投资的标准。比如,当长期国债利率为4%时,那么股票市场的估值合理上限可按4%的倒数,即25倍市盈率的标准去判断投资价值。而当年更为保守的格雷厄姆曾长期以美国国债收益率的2倍去选择股票,在市场利率为4%的情况下,股票盈利收益率的倒数为1/(4%×2)=12.5,即此时格雷厄姆会把价值标准设在12.5倍市盈率。不仅是股票市场,包括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风险资产的价格,也都会间接取决于当前的无风险收益率水平。
- 资本市场中的绝大多数参与者又何尝不是呢?大家沉迷于每天股价的变化,抱怨这抱怨那的,却甚少关心所持资产的内在价值。当几乎所有人都对股票异常兴奋的时候,市场中就会随处可见市盈率超过100倍,甚至200倍的股票,其意味着假设这些企业维持现在的业绩,回收这笔资金至少需要100年时间,除非下一个接力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走你的筹码。显然这变成了一个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唯有通过与市场中其他参与者的博弈来赚取利润了。
- 市场估值决定了价格的下限,市场情绪决定了价格的上限。在资本市场整体低估的时候,去更多买入;而在明显高估的时候,适当卖出或减仓,这些都是你长期大概率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的一种方式。我们选择长期资产的首要工作,应该始于对估值的判断。
- 长期投资总回报=资本收益+股息收益,股息既是安全垫,又是进攻的加速器。定期发放高股息的低估值公司,本身就像一张优质的高收益债券。如果企业未来的利润增长好于市场的预期,意味着股价正在被低估,那么分红再投资能让你购买到更多的股份。熊市是大多数投资者难以忍受的,此时却成为分红再投、高股息资产的最佳时段,只要投资者耐心等到公司股价的估值修复,那么必将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率。但需要强调的是,处于强周期行业的公司在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有可能无法保障经营的持续性,股息也会很不稳定。因此如果单看某家公司最近一两年的股息率,就去判断其投资价值是很有局限性的。
- 正如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中所述:最佳的长期标的,不一定非得是最优秀,或增长率确定的标的,而应该是快速成长,但定价相对于增长率仍比较合理的公司。股票的长期收益也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存在的差异。
- 通常可以把投资风格大致分为两种:价值和成长。价值投资,即寻找并投资一些股价被低估了的公司,低估值确保了投资的安全性,即便经历下跌也能使投资者在一个可以承受的幅度内,最终公司的内在价值迟早会让股价回归,低估值策略以格雷厄姆、约翰·聂夫、沃尔特·施洛斯等人为代表。而投资成长股,则寄希望于以不太贵的价格买入真正优秀的公司,并陪伴它经历一段辉煌的成长期。这种方式以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为代表。
-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即便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是40~42年。对于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公司,我们都要以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去解读它的未来,任何资产都会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其相应的预期(估值)。
- 如果你仅仅根据市盈率一个指标去选股,那么肯定也会错失很多超级牛股,甚至会陷入“价值陷阱”。高分红和高派息,就一定好吗?主营业务正在经历快速滑坡的公司,或者垃圾级债券,都有可能在当年仍旧提供给投资者超高的股息率和利率水平。
- 我们不妨来做一道试题:现统计某人0~20岁的身高数据,得出20岁之前平均每年可以长高6厘米的历史数值。试问在他21岁那年,还能长高几厘米?如果以此类推得出6厘米的结论,显然会很可笑。因此借鉴估值百分位去预判未来走势的方法,在投资行业和个股时很容易被误导。
- 通常情况下,资产的估值决定价格的下限,而市场情绪决定价格的上限。我们可以在市场处于不同的阶段时侧重不同的估值数据,例如在牛市中多关注市盈率指标,了解市场情绪;而在熊市中更多的关注市净率、股息率等给予资产价格保底的价值指标;在平稳震荡周期中多关注市场利率、ROE等未来业绩增速趋势的指标。更何况,全市场估值指标虽然相比个股会平稳许多,但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还是会产生较大的盈利波动。仅仅依靠PE,或者PB等其中的任意一项指标去做参考,仍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建议在了解估值历史百分位的同时,更要关注当前的绝对估值数据,切勿被单一的分位值去束缚。
- 很多时候,历史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资产价格可能在到达估值100%的位置之后,继续上涨了很多;也可能在触底0的位置后,又持续阴跌很长一段时间。你无法据此判断当下是否就是极限的位置,以及还要花多久才能价值回归。这项资产到底是贵还是便宜,最终取决于它未来能为你赚取多少收益。而陈列在我们面前的所有数据都只代表了过去的历史,并非未来,世上没有100%精确的估值分析方法,任何指标只能是辅助投资的工具,既有优势也有缺陷。
-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投资者会把手里的资金一拆为二,分别买入两家不同的上市公司,此后再根据它们的股价表现去做个股间的仓位再平衡。这种只配置少数几家公司,然后去做动态再平衡的做法,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可能是万丈深渊。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保证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是否会永续下去,甚至无法排除它濒临退市的可能。如果长期执行这种减持超涨个股,追加超跌个股的做法,那么投资的时间越久,你的资金就越有可能被一次无法预料的“黑天鹅”事件吞噬,一损俱损。我们永远不要把自己的财富命运交到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再平衡的前提必须建立在配置长期不会死的品种之上。
- 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不妨先从最基础的股票和债券资产开始,通过定期的动态再平衡这两类资产中获益。股债平衡策略虽然简单,时至今日却仍然有效。之后再逐步延展到股票、债券、黄金、现金四类资产,最终涉及更多的大类资产。
- 对于一个尚在原始积累期的投资组合来说,由于期间持续还有现金流入,你只需把新入资金少量打给当期的弱势品种,初期无须执行卖出操作就可以满足计划的组合权重要求,执行动态再平衡的成本会更低。
- 动态再平衡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但最关键的还是每次都必须适量卖出在上一个周期中表现最优异的资产,去贴补持续低迷的资产,这完全是一种反人性的逆向操作,所以更需要投资者持之以恒。在对投资组合执行了资产配置和动态平衡之后,甚至可以不需要牛市,仅仅依靠市场的情绪起伏,使所持有的资产价格之间周期性的反向窄幅波动,就能帮助你实现长期的正收益。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资产配置之后,能够给你实现长期稳健的财富增值。
第三章 资产配置工具
- 不同的财富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很多人完全无法承受自己的资产受到任何一点点的波动,因而甘愿把手中所有的资金长期储蓄在低息存款或者理财中方能睡得踏实。还有很多热衷于短线交易的投资者,常常不论买入什么品种都会在浮盈5%或10%时就匆忙地卖出变现,然后再选择下一个交易品种,总觉得如此循环不息的交易才是在赚钱,直到被套后才不再卖出。以上这几类投资者的内心深处,显然都把“现金”定义成财富的准绳,非要在完成一系列的买入卖出交易后,才会觉得这笔利润真正属于自己,这是很典型的“现金思维”。
- 投资的正道,更在意的应该就是手中所持的企业是否仍然优质,所持的地产是否仍具吸引力,以及这些资产是否已经足够分散到能在实现长期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带来稳定持续的现金流。
- 个人投资者可以把有形的财富大致分成以下两类:相对安全类:比如自住的房产、政府债券、保险存单、黄金、现金类资产等。特点是本金保障相对安全,违约风险较低,相对有限的下行风险(至少是名义上的),投资者更多专注于此类资产的实用价值和保值性。市场风险类:比如股票权益类资产、投资性房产、大宗商品、实业项目,甚至私募股权、对冲基金、风险投资、收藏品等另类资产。由于多是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短期非自用的资产,所以需要适度分散。投资者配置此类资产的目的,更多地倾向于快速增值,甚至暴富。投资者可以在自认为合适的时机,对以上几类资产进行大级别的轮换,或者仓位调整。但不论青睐于配置哪一类资产,都应当具备以下认知:世上并没有哪项资产是绝对安全的!所谓的“安全”只能相对而言。永续的资本组合,应当建立在足以抵御一部分恶性通胀、经济危机、地缘政治、自然灾害等事件冲击的前提下。
- 普通个人投资者比较理想的财富路径应该是:年轻时努力兑现尽量多的人力资本,并通过不懈的积累和合理的投资,逐步蜕变成一位持有实业资本的投资者。最终无论今后你是否继续工作,也不论经济正处于哪种周期之中,此刻所拥有的资产都能够在每个月为你提供稳定的收入(现金流)。
- 彼得·林奇有一句名言:当你投资股票时,必须对人性乃至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要有基本的信任。只要人类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经济活动将永不停滞,股票类资产就始终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我们投资股票的初衷,也应该是不断地将自己的现金资产去尽可能多地置换成优质的股权资产。
- 如果把全球各股票市场指数拉长到20年以上来看,不论是A股、港股、美股、欧洲,还是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市场,长期都呈现逐级向上的趋势。股票权益类资产作为一项大类资产,应该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据比较核心的位置。
- “波动”本身不是投资风险,但假若波动的幅度超出了投资者自身的承受能力,那就很可能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 如果你投资股票的目的是增值的话,那么配置债券则应该更注重于稳定的获取现金流和资产保值。
- 虽然债券体现了固定收益类资产相对稳健的风险特征,会令很多投资者误以为债券是几乎无风险的,其实需要考虑的风险和回报因素同样不少,投资的难度会超出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想象。正如华尔街有一句老话:股票是小孩子玩的,债券才是大人们玩的。
-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宣布其主权债务违约,并随之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层面的债券违约,最终摧毁了本国公民和外国投资者对于俄罗斯银行和卢布的基本信任。因而发行人的偿付能力始终是最值得重视的要素,永远不要忽视债券的潜在风险。为了获取相对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债券投资者必须在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和回报率之间,做出一定的权衡。
- 机构投资者尚可以把配置的债券直接当作长期底仓,在临时需要现金的时候随时通过向交易所质押(抵押借款)来获得额外的流动性,而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显然会受到诸多限制。个人投资者应选择成交比较活跃的债券品种,或者通过配置债券基金来规避这类风险。
- 投资大宗商品的长期收益率并不会很高,但大宗商品投资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作为可以交易的实物资产能够有效抵御阶段性的通货膨胀,二是与其他大类资产的相关度比较低且波动性比较大。在投资组合中适当纳入大宗商品配置,在拓宽投资的布局领域和平滑账户波动率的同时,还能利用一些策略带来超额收益。
- 大宗商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不像股票、债券、房产那样可以获得股息、利息、租金之类持续的现金收入,最终的投资收益完全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下的价格变动。这点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也不太友好,因此不太适宜用来长期投资。考虑到和其他资产大类的负相关性和市场地位,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中还是可以阶段性考虑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低配,甚至不配。在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大幅的上升之后,很可能引发全面通胀,通常会随之迎来更加谨慎的宏观货币政策,也意味着通货紧缩可能会到来。这时候我们就更要尽量降低大宗商品的头寸,转移到有足够流动性和安全的现金类资产上去了。
- 黄金天然是货币,而货币不一定是黄金。贵金属主要是指金、银和铂族金属等八种,拥有美丽色泽且具有强稳定性的稀有金属。贵金属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无法人工合成,开采成本较高等局限性,使它们“物以稀为贵”。人类将黄金、白银等稀有金属用作珠宝和货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贵重金属作为一般货币等价物,在被赋予价值之后,拥有它们就意味着占有了财富和社会资源。相对于必须由政府信用做背书的纸币而言,黄金曾经是保证家族财富,能够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有效财富载体。
- 同为贵金属的黄金和白银,价格会呈正相关走势,并具有很高的联动性。每次爆发地缘政治危机或者货币危机,黄金和白银都可能出现脉冲式上涨行情,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金银的价格走势,简易理解成货币恐慌指数。
- 考虑到如今早已不是使用贵金属交易的时代,全球金融动荡也不会常态化发生,谁都无法预测何时会出现货币危机,个人投资者持有贵金属的目的仍是以长期保值和避险为主,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压箱底的情绪稳定器,别指望它们的长期增值速度能有多快。通常建议配置的比例可以控制在20%,甚至10%以内,如果投资者极度保守,或者中长线看多金价的走势,也不妨适量提高贵金属的配置占比,包括实物黄金。
- 当危机在全球蔓延的时候,大多数资产会遭遇抛售和暴跌,此时的现金作为一种选择,可有更多机会购买廉价的资产,即资产重置(抄底)权。我自我规定了一项基本的投资原则,即必须长期保留适量的现金仓(即便有额外的负债),以使自己能始终保留这种权利。
- 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而言,现金类资产更大的优势是长期收益相对稳定,并且在持有过程中回撤率非常小(甚至几乎没有),这种市值日日新高的体验让投资者特别的“舒适”。尤其在通货紧缩周期,配置现金会成为一项不错的“投资”,即便利率低到近乎为零,购买力也不会受到折损。于是始终有一部分投资者,非常执着地把全部资金都拿来配置现金资产。安全感和低回报往往形影不离!虽然现金类资产的名义收益率始终为正,但长期很难战胜通货膨胀。因为国家总是会把基准利率(国债和存款利率)定的比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低一些,这样才能确保债务体系持续运转,并带动更多的消费和投资。如果投资者在组合中长期持有了过多的现金类资产,就很容易拖累投资业绩,成为另一种长期风险。所以,永远不要指望通过储蓄赚取利息的方式来积累财富,合理的投资组合应该在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去满足日常开支和周转的前提下,继续持有足够多的权益类资产来获取可观的长期回报。
- 保留现金池还有一个作用,即方便投资者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和套利交易。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也是同理,动态平衡的时候,不同大类资产的转换同样需要预留适量的现金来实现。那么个人投资者到底预留多少现金才合适呢?要是我们能够精确计算出未来的所有花销(包括当时的物价),那么就可以合理规划和其匹配的所有投资计划。但大多数人很难预测今后家庭的消费状况、未来收入,以及生活和投资中的各种突发状况,通常会建议普通家庭至少预备3-6个月的生活开销,作为应急备用金。如果家庭收入并不是那么稳定的话,有必要预留的更多。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 作为一种可以投资包括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的AAA级的债券,期限在365天以内的债券回购、央行票据、银行存款等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货币基金相当于一个整合了各种现金类资产的组合包,即让投资者有可能实现接近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投资收益,同时又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货币基金很好地满足了个人投资者配置现金储备的需求,也很适合非专业的投资者用以替代部分的银行存款。
- 我常会提到“奥卡姆剃刀定律”的简单有效理论,这个始于14世纪欧洲的观点,即主张“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较少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简单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一定是简单的。指数化投资,就是如此一种能够使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将交易系统迅速简化,并且更容易实现长期盈利的投资方式。
- 普通投资者也可先从最简便的动态平衡做起。例如将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在期初各自按70/30的配比之后,定期进行仓位的再平衡(如每隔12~18个月调回初始比例),这也是资产配置的基础。你不会赚到最多,但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你会非常轻松且长期将大概率跑赢全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见图3-2)。
- 个人投资者,何时考虑配置更多海外资产的三条建议(1)财富积累到一定规模后,进行全球化的配置。(2)已经或计划移居海外,需提前筹备境外货币或资产。(3)当国内资产已全面泡沫化,暂时没有配置价值的时候。
第四章 生命周期下的资产配置规划
- 投资最难的并不只是如何配置和合适的卖出时机,而是投资过程中的情绪控制和如何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方案。设计投资策略的第一站,应该先立足于了解你自己。
- 投资者有必要定期对上一个阶段的业绩进行归因,去充分了解投资收益或者亏损是来源于市场,还是决策失误,或者仅仅因为不可控的意外事件,这样有助于投资组合持续稳定地运作下去。
- 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了著名的“4%法则”,即自你退休开始,每年从已有的退休金储备中提取不超过4%的本金,那么就可以实现这笔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按照这个“4%法则”我们能推算出:当你手中可供投资的资金已经相当于家庭每年开支的25倍(1÷4%)时,那么你就已经基本达到了可随时退休的最低门槛。或者也能理解成,当可供投资的资产离这个数值越近时,你距离财务自由也会更近一些。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但这个“4%法则”终归只是海外市场环境下的理想数据。
- 我们同样可理解成,现在每存下1万元到自己的投资账户,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每年至少可创造250~300元的现金流,并且是能够永续的资产组合包。假若能时时刻刻这么想,你就会在投资初期珍惜每一分钱。
- 如果你的长期投资收益率至少能追上通货膨胀水平,那么实现财务自由的计划会变得相对更简单。只要你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积蓄并进行合理的投资,把财富规模积累到这个目标值就行了,因为即便这是一个会随着通胀水平上升的目标金额,但由于你的投资收益率能追上通胀率,实现目标的过程会变得相对简单。但如果你的投资收益率始终落后于通胀率,甚至大幅跑输,那么恐怕永远都填不满这个坑。不论是在财富积累阶段,还是已经步入养老阶段,我们都要在投资组合配置足够比例可以抵御通胀的资产。
- 科学有效的仓位统计,应当是将你目前持有的风险资产(权益类),去除以可用于投资的全部资金,这样的得出的仓位才是比较真实的数据,如此方能全局性地规划长期投资方案。个人投资者的财富很可能分布在不同的银行、基金交易渠道,或证券公司名下,整体仓位数据无法通过某一家交易机构的App来告诉你,仍需要投资者自行统计汇总。
-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中有一个“100法则”,即用100减去你的年龄,剩下的数字,就应该是你投资风险资产时比较合理的仓位百分比。对于暂时没有仓位管理概念的投资者,这是一个可以拿来现学现用的仓位管理指标。例如你今年25岁,那么把可投资产的75%(100%-25%)全部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对他来说75%就是“满仓”;假如你今年50岁,那么就可以投资其中的50%(100%-50%);如果小孩子每年的压岁钱正由你代管,若干年后才会用到这笔钱,那么择机100%仓位也完全可行。
- 无论是“100法则”,还是“130法则”,都只是仓位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大致的长期战略框架,投资者应把它理解成一条的风险警戒线,时刻提醒自己在交易时不要随意去越线。但在投资过程中,并不是让我们去刻板执行。比如投资者按计划给某项资产配置了30%的仓位,但恰逢行情比较火爆,初始配置后也许它会一路涨到31%、33%、35%,甚至40%,那么在每次刚超限30%时就立即去执行止盈,会使得整个交易过程过于烦琐且没有让利润充分奔跑起来,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投资方式。这就需要投资者去设定一个可以容忍迟滞的仓位区间,迎合实战的需求。
- 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来应对实战过程中的这种仓位浮动现象。一是通过定期的动态再平衡去解决,即不论涨跌如何,投资者都要等到下一次计划调仓的时间节点,再对这项资产进行回归30%仓位的再平衡操作;二是设置仓位区间范围,例如将上述初始配置30%仓位的资产设定±5%的区间,即25%~35%,在超过35%上限时适当卖出,或跌至25%下限时适当买入,回归至30%仓位初始目标。由于第一种方式无须时时刷新仓位数据,应该更适宜个人投资者。
- 大类资产配置时要尽量规避频繁调仓,完全依赖择时,长期容错率并不高的体系,并且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如果我们可以承担最坏的结果,才可以去冒险。
- 我们常说,不要把股票的短期价格波动当成“投资风险”。但如果你通过加杠杆投资,那么“波动率”将成为一个隐患。尤其利用单一个股满融,使用超高的融资比例,或者期货、期权等隐含高杠杆的工具时,都会迅速降低投资的“容错性”。
- 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始终对账户拥有充分的支配权也非常的重要。行情低迷期间,肯定会有一部分投资者会在家人的质疑下,逐步丧失对家庭资产的实际控制权,此时被动的低位止损实则是一种另类的爆仓。
- 个人投资者在使用杠杆工具时,不妨试着从经营企业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负债的意义。比如按照资产配置的理念,建议投资者永远不要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市场,这会导致即便市场中出现再好的机会,也无法实现100%仓位。此时可适度借用融资,让风险资产头寸得以提高的同时,手里永远有一笔灵活机动的资金,足以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极端情况或家庭开支。这类似于你在仍有100万元房贷余额时,手中保留20万元闲置现金,并不用急于提前还贷,也可以考虑进行更高效的投资,或者暂存在债券或现金类资产中改善家庭的现金流。这就如同管理公司那样,持有现金储备和负债经营是没有冲突的,更值得关注的是现金流,杠杆理论在很多场合都是相通的。
- 杠杆只是把人性给放大了,特别是大多数人都在大牛市时,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匆忙下加的杠杆。是否使用杠杆工具,应该在投资之初即慎重考虑,别轻易在途中临时决策,去改变投资计划。
第五章 实战三部曲
- 面对大起大落的高贝塔值品种,若采用定投的方式交易,甚至可以为投资者贡献超额收益,是不是有些意外?我们通过回测发现,2005-2020年沪深300指数的定投收益率,甚至跑赢了同期长牛走势的美国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正因为国内股市两倍于美股的波动率,使“定投”成为特别适应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
- 定期定额式的建仓模型,在经历了数十期,甚至上百期之后,新增投入的占比会越来越小,追加的效果也会逐渐降低。增量资金建仓模型,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转型成了存量资金管理。持续摊低持仓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逝,实现超额收益的速度相比投资早期会明显降低,最终出现了钝化。因此传统的定期定额买入只有在最初那几年,才是最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如果投资者能够在定投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钝化”效应,那绝对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已经比以前更有钱了。只有两类人很难感受到钝化,一是炒了十几年,仍只有少量资金的投资者,失败的投资策略使他们始终无法感知到这个财富滚雪球的过程;另一类就是一夜暴富的暴发户,极左或极右的赌博式策略,需要的仅仅是好运气。
- 每月投入的资金既不要多到影响到家庭的日常开支,又不要少到即便等到一波大牛市都挣不了多少钱。定投是一个能有效积累财富且容错性非常好的投资策略,要敢于下注。但应遵循闲钱投资的原则,确保自己的现金流足够熬过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
- 中年,其实又是非常好的投资年龄段。虽然此时会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但为人处世、智力、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已日渐成熟,并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后,人生的谜团已经慢慢解开,中年人开始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才能和处境,也更清楚自己需要实现的目标,不再抱有年轻时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投资时也能更坦然地看待市场波动和克制冲动的交易行为,投资心智趋于沉稳,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
- 年轻时的“定投”是一种匹配稳定现金收入,增加容错性的建仓方式,如果当你中年时已经有了一大笔闲钱计划做投资,那么就并非只有定投这一个选项,务必择机预先构建一定的底仓。所以投资组合还得兼顾足够的增值潜力,同时不能过于保守,预留三年内家庭确定性开支的现金储备后,建议中年投资者的风险资产尽量不要低于30%仓位。
- 中年人赚钱已经不能再依靠勤奋了,日常工作和投资中都要逐步放慢节奏,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减负。此时也应该考虑逐步开始依赖被动的收入,而不是像年轻时那样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所以在构建投资组合时理应调低投机的比例,更多布局那些基本面稳定且长期可以贡献更多现金流的资产。
- 如果风险资产始终维持高配的话,那么恰遇熊市时的撤资套现,就会导致非常大的永久性损失。
-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当前资产在价值不损失情况下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退休阶段临时性大额支出的可能性会大增,在选择具体资产,尤其在配置固定收益品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流动性因素。固定收益头寸中诸如货币基金、短债等高流动性的准现金品种,应该至少相当于12~18个月的家庭开支,并额外预留一笔专项的医疗基金,剩余部分再去投资长久期的固收产品。其他诸如3年或5年到期的中长期信托,交投清淡的异地投资性房产等,都是管理流动性时需要尽量规避的。切记:退休后的投资宁可踏空,也不要轻易断粮。
- CPPI恒定比例组合(Constant Proportion Portfolio Insur-ance)是一种设计稳健投资组合的常见策略。这种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可以获得固定收益的债券或现金类资产(保留性资产),以此确保投资组合的低波动和安全性的同时,再将小部分资金投入到股票等风险资产(主动性资产),以博取未来的高收益。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市场的走势,给权益类头寸动态乘上一个放大倍数,借此使组合获得长期稳定的增值。
- CPPI相当于一个长期保本的投资模型,例如所有资金里面有10%配置权益类资产,剩下90%的资金配置债券和现金类资产,即便当年遭遇下跌幅度20%~35%的熊市,由于组合中债券类(保留性资产)的利息收入可以去填坑,最终这个账户全年度很难会整体亏损,甚至仍有少量的盈利。
- 威廉·伯恩斯坦在《有效资产管理》中论证过,从全债券组合开始逐渐增加少量的股票,组合的收益会如预期一样增加。按照历史数据推算,理论上最小风险组合应该是包括了7%股票的投资组合,如果投资者唯一的目标就是风险最小化,那么他必须至少持有5%~10%的股票。
- 传统的CPPI组合只有股票和债券(或现金)两类资产,但配置比例过高的固收品种对于足具规模的组合来说或许还是太单一了,甚至会是一种风险,因此建议可以适当地加入更多资产大类。比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创办的全天候资产配置策略,会兼顾更多的资产大类,让组合自适应各种经济环境,在波动和风险都比较小的情况下获得稳健的回报率。根据历史数据,全天候策略基本可以实现6%~8%的年化回报率,适用于资金规模较大且对收益要求不是很高的厌恶风险型投资者。
- 给家里老人养老账户的长期配置方案,同时借鉴了逆向投资的思路。即将初始比例设为股债30/70,在此基础上给权益类资产规划一个动态的仓位比,即10%~30%,这部分仓位可以是指数基金,也可以是足够分散的股票和可转债组合,在投资过程中根据市场热度和估值去做逆向布局。行情低迷的时候仓位维持30%上限,行情火热的时候再降到10%~15%区间。针对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特征,即便投资者维持较低的仓位运行,长期也能够通过逆向投资吃到一部分可观的超额收益。
- 止盈的本质,是在每当持有的资产出现明显泡沫的时候,逐步有计划将资产兑换转移到未显著高估的高息资产,保留胜利的果实。如果每年,甚至每个月都要止盈,那么这个投资体系恐怕不是那么的合理。
- 粮食从播种到收获都有一个时间差,任何投资也会对应一个回收的周期。古人为了每天都有粮食吃,秋收时会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过冬。投资亦是如此,理应在播种的季节撒下种子,收获的季节储粮(回收现金)。春播秋收是一个完整的粮食周期,熊市到牛市,也是一轮完整的股市周期,估值从极度低估、低估、合理区间、高估,再到全市场泡沫化是一段很长的路,这个跨度肯定远远不止20%。每逢20%便止盈的想法,多因为投资者过分担心当前微薄的浮盈,可能随时会被抹去,甚至变回亏损,却忽视了资本市场的原理,最终不是越投越高,就是错过了几年一遇的估值修复主升段。
- 很多投资者会以为“价值投资”等于“长期投资”,误解了价值投资其实需要结合资产的内在价值、业绩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假若一家公司的股票在短期内暴涨到透支了未来五年甚至十几年的利润空间,那么投资者就没有必要再去用是否“长期投资”来束缚自己了。市场中永远不缺那些在疯狂追高之后,被长期套牢的投资者。
- 各阶段的退出计划应该在你进入之前,就已经提前设想好了。泡沫的持续时间和程度,或许会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在市场狂热中卖出一部分仓位,降低风险头寸并耐心等待下一次理性,远比各位想象的要难。很可能在你卖出之后,价格还在继续上涨,甚至加速拉升。但这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去享受这个泡沫盛宴。逆向式调仓,从跨越至少一个周期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正确的投资策略。
第六章 超额收益策略
- 绝对收益是独立的目标,并没有可对标的指数对比基准,投资者唯一的期望即相对于本金去实现净收益(名义收益为正),比如想在未来半年内获得10%的净收益。而相对收益则特指超越某特定市场指数的业绩基准,投资者在制定策略之前,必须先计划自己的预期目标,这里包括设定一个衡量超额收益的基准。正因为绝对收益中的“绝对”两字,令很多人误解成可以在特定时段内稳赚正收益,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倾向于追求绝对收益,认为跑赢指数毫无意义,但我并不这么看。绝对收益对标的“锚”是货币,而信用货币的购买力迟早会大幅缩水,股票本身就是可以持续创造生产力价值的资产,可以间接抵御通货膨胀,所以持有一揽子股票组合的指数是简易的长盈之道,且持有的时间越久,胜算越大,收益越高。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找实现超额收益的方法,那么未来的回报率会相当可观。因此,那些专注于长期收益的投资者,理应淡定地面对市场波动,把资产设定为财富之锚,更多关注相对收益的机会。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收益策略的重心是安全性,所以在很多时候要动用对冲套利工具,或者大比例的现金类资产等方式来避免市值回撤,以保证在极端下跌的阶段也能够大概率实现正收益,实现绝对超额收益的难度也会更大一些。而相对收益策略,可以将投资组合建立在长期持有权益类资产的基础上进行轮动,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也更加容易实现。
- 如果有可能的话,个人投资者甚至可以在专业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的时候,顺便捡些便宜货。比如2004~2005年,场内封闭式基金就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按折价40%~45%的价格在交易,而此时险资正碍于流动性压力仍在不断抛售。此后短短两年时间,数只高折价封闭式基金均实现了8倍以上的收益。个人投资者所具备的这些优势,都特别适合我们依据全市场的情绪波动,去参与长周期的逆向交易。可惜很多散户主动放弃了这些核心的竞争力,市场中但凡有什么热点都想着要去掺和一把,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 不光是中国,整个东亚文化都会相对嗜赌。这和大家对国人向来追求中庸的印象相悖,为何会这样呢?荷兰社会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塔德在区别文化差异的维度理论中就提到了:不确定性规避指数。报告中显示,虽然中国人常给人谨小慎微的印象,中国文化也历来强调中庸,但中国人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在世界范围内偏低,对应的特征是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对于“与众不同的东西”满怀好奇心,在经济领域更具冒险的倾向。只要是涉及金钱的游戏,对人都有一种成瘾性。国人喜好的骰子、纸牌、牌九等都有不封顶的玩法,刺激感十足。即使游戏本身确定性并不高的麻将,也可通过翻番的算法将赌注和回报按数倍,甚至数十倍放大,极大程度地增加了盈亏的不确定性,满足了冒险者们肾上腺素上升带来的快感和欲望。
- 数据上来看,截至2019年全国股票投资者数量达1.59亿,其中自然人占比99.76%,散户贡献了82%的交易量,机构只占14.7%的交易量。由此可见中国股市的交易主体,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较机构投资者,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往往抱着不切实际的高预期入市,在投资决策时,更容易基于市场传闻及当天的情绪进行交易。群体性嗜赌,外加无资本利得税、交易成本低廉、个人创业更难等客观因素,大家都更热衷于追涨杀跌、快进快出式的高频交易,投机属性下的中国资本市场那么多年来始终大起大落,要么涨过头,要么跌过头。20世纪20年代时,以散户为主导的美国股市也曾经是这样的。对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嗜赌和相对感性的投资者过多或许是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全部成因。自2001年A股出现了首家退市公司,此后整整20年时间里真正意义上的退市公司仍不到100家,占据上市公司总数量的比例很低,与成熟资本市场退市公司的占比数据还是有不小差距。“严进宽出”的氛围下,早年业绩不佳的ST公司由于规模过小经常会被市场资金爆炒,制约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和新陈代谢,也进一步诱导了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
- 投资大师们常说指数难以逾越,那么国内的投资者是否也很难跑赢市场指数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中国股市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以上种种都说明我国资本市场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或许若干年后随着参与者趋于理性,更多跨境资本加入和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市场也许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效,但至少现阶段来看仍旧只是“弱有效”市场。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市场的定价很可能仅仅因为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而脱离公司基本面合理区间,导致产生错误的定价,这也是我们在市场中实现超额收益的源泉。不过正所谓“盈亏同源”,市场中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超额收益。有正的超额收益,就会有负的超额收益(亏损),不管谁领走了这块蛋糕,自然另有他人在为此埋单。
- 投资者的不自信也往往体现在喜欢随波逐流。好似大牛市大家都去追涨了,那么涨的时候也跟着赚一点,万一亏了也有人陪,就不用那么害怕了。人性也驱使投资者采用获普遍认可的投资策略,这种从众的投资行为,还可以把今后的盈利归为自己的明智,而把亏损迁怒于他人或者系统性风险,还有比这个更省事的入市方式么?那就它了!
- 怎么才能让自己在股票市场亏损得血本无归呢?或许有几个办法。(1)买进100倍市盈率的股票。(2)买进有问题的股票。(3)买进自己不懂的股票。(4)像赌徒一样频繁交易股票。(5)在牛市高位买股票。(6)在熊市底部卖股票。
- 商品的价格是由当前的市场需求引导的,而非价值。一分价钱一分货,这种看似真理实则早已落伍的消费理念,正在被那些善于价格歧视的商家利用,电商时代下的“大数据杀熟”应运而生。就像资本市场一样,同一家公司很有可能在基本面并未改善之前,就暴涨了几倍,不合理的高价只是给那些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投资者一个展示自己慷慨的机会。逆向思维的用途非常广泛,诸如参与消费淡季的打折促销,尽量在非节假日错峰出游等,都是一种逆向式的生活哲学。
- 不要简单地把“逆反心理”当成逆向思维。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抛开独立思考,只是和所有人都对着干,自以为是一种脱俗,则更似一种不成熟的投资心理。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往往意味着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这并不是逆向思维,只是固执的叛逆。
- 股票市场是一个长期可以实现高回报的场所,而在中国它又是一个高波动的市场。我们在市场中进行合理的估值判断,寻找出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资产,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投资,静静地等待价值被更多的资金发掘后均值回归,最终就可以实现跑赢市场的目的。繁荣和衰退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逆向投资者总凭借周而复始的经济周期,赚取可观的超额收益。投资和种庄稼相似,最初始的投资决策到最终的答案揭晓,通常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克服从众的心理,否则很难做到“逆周期”的投资思维。
- 每一种投资策略都有其特定的风险,逆向投资的主要风险是“时间”。因为你无从得知何时才能迎来价值回归,想要坚持到最后,也许是等上几个月,也有可能需要几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做到闲钱投资,大部分人都等得起。
- 作为逆向投资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逆势而行的左侧交易,首要面对的问题大概就是未知的振荡和回撤幅度。逆向投资本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盈利模式,如果你完全无法承受熊市中投入的资金仍可能继续蒙受20%~30%的回撤,那么还是建议你从赌桌上拿走一些筹码,一直减到自己能安心入睡为止。
- 成功的投资者注定会比较孤独,和身边人背道而驰的过程中也很少会获得赞同感。你自己深信且完美匹配个人性格的投资策略,才会更容易被执行,否则也长久不了。因此强烈建议量化你的投资体系,也永远不要让自己去参与情绪化的交易。
- 我身处全国金融前沿的上海,接触过不少在20多年前就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元巨款,但至今资产规模仍并未见长,甚至越炒越少的老股民。难道是他们不够勤奋么?可其中并不乏成天盯盘、精读研报,并对当前大势说得头头是道的人,投资从来就不是多劳多得的游戏。对于始终未找到盈利之门的投资者来说,亏钱事小,日夜操心股市,耗费大把光阴就不值当了。尤其那些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刚开始积累财富的青年人,理应尽量简化投资方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工作、学习和生活。
- 有人对投资组合中的证券数量做过一个关于风险和分散投资的模型,发现持有一只股票渐进至六只股票时,投资风险是急剧下降的。而当增加到七只股票或更多时,风险仍会降低,但降幅已经很少了。
- 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这便是前景理论中的处置效应,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都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所谓“出盈保亏”。如果你无法辨别哪些是鲜花,哪些是杂草,不如再多看一看,也比这样不断地拔掉鲜花要好(过度干预)。
- 均值回归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个股。卖出股票的理由,应该只有公司基本面出现不可逆的下滑、价格严重高估和有更好的选择这三种,而不应是暂时的盈亏与否。
- 关于沉没成本:凡是在投资中获得成功的人,通常都不会纠结于个别品种的得失。而拘泥于任何的一点点回撤,并试图去挽回的人,通常会陷于泥潭中无法自拔,去死磕一只股票而越陷越深。不论投资还是做事,都别抱着百战百胜的心理预期。要对个别品种意料之外的下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靠均衡配置的组合去化解这些意外。如果你始终无法战胜这些心魔,不建议去投资任何个股。
- 在正常情况下,若投资者持有的企业组合,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能够维持在10%~12%,甚至更多时,那么在叠加了股息率和打新套利收益之后,这笔投资有望实现年均至少12%~18%的增速。假设同期市场估值维持不变,那么你的资产每隔4~6年至少可以实现翻番。假如你还能够有效利用市场中的周期性躁动,在低估的时候买入更多资产,高估时再还给市场一些溢价筹码,长此以往,你的财富之路必将走得更宽,这也是我们构建长线股票组合的核心逻辑。
- 投资者可以把Smart Beta指数理解成传统宽基指数的2.0版,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增厚收益的选择。其投资难点在于筛选因子,按单因子筛选时或许不够保险,但多因子模型又可能使筛选方式过于复杂,容易步入回测的陷阱,同时随着对因子的深入研究与频繁的投资变动也会导致更高的成本和风险。
- 现如今更多因子下的策略指数基金,如雨后春笋那般冒了出来,作为一种适量主动性的ETF,怎么找一个平衡点?这取决于你到底能接受多少偏离全市场的跟踪误差。我们投资的初衷是为了承担有限的风险,争取更大的收益率,投资者在选择因子模型时,不要一味地押注当前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找到与你的投资逻辑吻合的产品最为重要。我个人更倾向于选择一个适应性强的80分策略,而非当下回测历史收益率最高的所谓“满分”策略。
- 美国股票市场近几十年的资产回报率达年化8%~10%,但散户的数量仍迅速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某智能投顾统计了一项数据:散户跑输市场的投资行为中,频繁交易和换仓,会让投资者每年损耗掉1.5%~6.5%的收益,另一项则是高买低卖或许各位读者总觉得这和自己没有关系,其实很多人参与这种行为时并不自知。好比现在有10万元闲钱,初始投入1万元,在一轮大牛市后翻倍变成2万元。此时仿佛找到了成功之道,在市场非常高估的位置投入了剩余的9万元,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高买行为。大家总认为择机而动才能获得高回报,而非简单长期持有,此类投资行为又会年均损耗1.2%~4.3%的收益。
- 当人被勾起欲望的时候,往往就会破绽百出。一年有365天,其中交易日约244天左右,如果投资者每天都冒出一个新的想法,那么多做只可能多错,长期是很难挣到钱的。我们要避免把时间消耗在低价值,甚至负价值的工作上,不妨适当降低交易的频率,多留些时间给阅读和思考。我长期投资比较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把投资组合品种尽量简化,同时减少决策的次数,不要把投资搞得过于复杂。这种方式的优势也在于,过程中无需过多干预,投资者可以专注于大级别行情和定期的动态再平衡,使你的投资更加轻松、合理和高效。
- 只要人性的弱点无解,市场中的超额收益机会就会永远存在。那么我们将目标设在年均跑赢市场多少才是合适的呢?每年3%、5%,还是10%,甚至更多?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各位读者应务必记住一个大原则:欲速则不达!你预期得越多,那么这个策略剑走偏锋的可能性就越大,最终实现的概率也就越低。
-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有一句话: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在投资中可以理解成: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战场上先做到不被敌人击垮,然后再等待合适的时机,比如在对手犯错的时候去战胜敌人。能做到长期穿越牛熊并跑赢市场的投资高手,必然也是能攻善守的投资者,我们必须避免情绪化的交易,尤其是在博取超额收益这件事情上。
第七章 资产配置的重要细节
-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看透一个行业,这不是简单地用市盈率、市净率,或者净资产收益率就能够衡量的,商业模式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
- 货币供应量是决定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每一轮经济周期衰退和复苏中,每个行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消费者普遍悲观的担心未来时,会首先推迟购买汽车、改善住宅、旅游等高端商品及消费,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而房地产、汽车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的需求下滑,也会逐步传导到钢铁、有色、航空、家用电器、航运等其他行业。相比之下,因为人们无法推迟最基本的食品、就医等开支,比如食品快消、医药医疗、公用事业等弱周期或者防守型行业,公司业绩受到的影响也会小很多,在整个经济下降周期内股价下跌幅度也会相对温柔一些。很多投资者会误以为弱周期企业没有周期性,却忘了万物皆有周期,只是强弱的强度不同罢了。
- 强周期行业指数或个股,是做大波段投资者的最爱。走出低谷之际买入,经济顶峰往下走时再卖出,理论上是获取高收益的捷径。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你要在市场中准确判断经济周期处于何阶段。股票市场虽然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步调并不会完全一致,各行业的差异也会比较明显。通常股市会提前于经济周期反应,比如经济高度繁荣结束之前,股票市场已经提前步入熊市;而经济全面复苏之前,股票市场也已经提前触底反弹。现在到底身处何处,这始终是一个难题。
- 行业指数,是介于个股和宽基指数之间的选择。虽然和投资个股相比,投资行业指数已经趋于分散化,但行业指数的成分股同属一个行业,会受到同一因素的影响,比如行业自身周期性、供需关系变化、相关产业政策等,大多数成分股会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这种高度相关性会进一步加剧行业指数的振荡,在某一个成分股收获利好时整个行业指数都会相对强势,若是遇到不利的因素,行业指数很可能大幅下跌。因此行业指数的特征依旧是,高风险高收益。
- 核心和卫星策略,顾名思义即构建的投资组合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称为核心,即承担组合的主要风险和收益,“稳定”应该是这部分头寸的主要特征;另一部分称为卫星,使用高预期、高弹性的策略为组合贡献超额收益,即便做错也只承担有限的损失,同时还可以试用各种不同的新想法。
- 应用核心和卫星策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计划,并在投资过程中严格遵守事先预设的仓位上限。由于长期利润主要靠核心仓来实现,卫星仓只是起到增厚收益的作用,所以那些投资目标为长期稳定增值的账户,核心仓应该始终占据组合中的大头。若干年后你或许会发现,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财富积累还得靠核心底仓。卫星仓试错的学费自然也不会白交。让你学会在大多数诱(陷)惑(阱)面前,凭直觉即可做出大致的判断:“这钱,我不挣!”
- 价值型股票是指估值相对偏低、股息稳定、盈利预期合理或不是很高的股票;成长型股票则指估指相对偏高、业绩增速预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的股票。价值投资者寻找低于内在价值的投资标的,成长股猎手寻找未来增速超过预期的投资标的。
- 即便在同一个市场,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分化走势,给分散投资提供了实现超额收益的机会。价值和成长很难同时兼顾,我们做资产配置时,应该将价值型股票当成相对安全的核心底仓去配置,小盘成长型股票虽然有可能提高长期收益,但需投资者有卓越的选股能力、合适的买入成本及承受更大的波动,因此可以把成长型股票当作卫星仓位去博弈。
- 主动型基金每年的管理费等成本会比指数基金高出1%以上,这是确定要流失的本金。除此之外,其管理的资金必然面临更高的换手率,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隐形支出。
- 主动型基金给人最大的误解是投资无需任何择时,其实不论是配置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指数工具,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主动的投资形式,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投资方式。资金投入节点和仓位管理,仍需要投资者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做一个大致的规划,如果在一个全市场普遍高估的时段,重仓买入一个偏股型的主动型基金,显然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投资策略。说白了,任何品种你都无法回避择时的问题,避免在严重泡沫的时候介入,本质上也是一种择时。
- 合格的指数应该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充裕的市场或板块。例如某些小微企业,或者企业债板块并没有良好的流动性,交易价值偏低,即便有对应的指数品种也并非好的配置选择。即使你的投资组合交易频率非常低,若配置了该类指数品种,那么在定期的动态再平衡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很难满足调仓的需求(尤其在通过证券账户进行场内交易时)。
- 临界再平衡就是给资产配置组合里的每个大类设定一个预警值,当市场的振荡幅度较大时,如果某项资产超过了临界值就进行再平衡的调仓干预。
- 动态再平衡按时间周期,还是按临界值?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原理都是人为地将投资组合归位平衡。大多数投资者的本职工作,应该都跟金融无关,也不一定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每天关心逐项资产大类的市值变化(实时仓位比),其次临界再平衡的调仓阈值,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尤其在大类资产品种较多时。以我的回测数据和实盘感受来看,个人投资者也许更适合去做定期再平衡,为了让利润多奔跑一会儿,可以将调仓间隔设置在每隔9~15个月时间,这样心理层面上也会更舒适一些。
- 在动态再平衡的过程中,你是否具有现金储备会决定调仓的交易方式。假若没有现金储备,那么每次调仓必须先卖出A品种,再买入B品种,在实际调仓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你有一些现金储备,可以先用现金买入B品种,在同一时间卖出A品种,轻松完成瞬间切换,回款到账后继续归回现金池就行了。这些差异都是在执行动态再平衡之前,就需要提前考虑的细节。
- 邓普顿曾说过,应该在你投资最成功的时候反思你的投资方法,而不是在你犯错误的时候。很多知名的投资人,或私募经理会选择在“最成功”的时候下海捞金,而之后新发产品的业绩却往往很糟糕。或许只是他还没有准备好,也或许他之前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市场风口。
- 市场总有非常极端的阶段让再优秀的投资者也会亏钱,同样也有让那些毫无思路的人都能挣钱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将运气和能力混淆。考察一个策略或者基金产品是否适合你,不应该仅限于历史回报和风险比率,思考历史业绩的形成原因(业绩归因)同样重要,这也往往会被投资者所忽视。如果为找到好的策略便去过于依赖历史回报数据,就忽视了市场的底层逻辑。通常我对某个新策略的决策过程,会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论证逻辑的合理性、通过回测验证可行性、细化交易阈值、模拟压力测试,再考虑是否纳入实盘交易。
- 摘录《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中的一段话,或许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军队在其他地方战无不胜,于是他们决定侵略俄罗斯,结果都是一败涂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例也差不多。例如,有个人愿意愚蠢的去赌场赌博,竟然赢了钱。这种虚无缥缈的关联促使他反复去那个赌场,结果自然是输得一塌糊涂。也有些人把钱交给资质平庸的朋友去投资,碰巧赚了大钱。尝到甜头之后,他决定再次尝试这种曾经取得成功的方法——结果很糟糕。”避免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做出蠢事的正确对策是:(1)谨慎地审视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这些因素误导,从而夸大了计划中的新行动取得成功的概率。(2)看看新的行动将会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没有出现的危险因素。
-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中的这段文字,我深以为然。投资的成败,的确与投资者的自我心理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投资是需要自律的,这不比你读书和工作,至少有人在后面推着你往前走。为确保自己的投资体系可以长期平稳运作下去,除了学习投资常识,了解市场交易规则,多积累实战经验之外,投资者更需要定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更新。
- 很多失败者会责怪上市公司、市场分析师、机构投资者、监管层制定的市场规则不合理,甚至与之观点不同的其他投资者,总觉得是这些人从中作梗,才让自己无法实现盈利,甚至亏损,唯独没有去找自己的原因。把成功归结于内部原因(自己),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这是人之常情。资本市场的确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已经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场所了,在现实生活中只会有更多的不透明和不公平。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市场中越是承受力低的人,往往越喜欢去豪赌,偏偏他们又承受不了最坏的结果。
- 普通散户在面对股价波动时的情绪状态可能千差万别,这里包括对风险承受的能力和投资预期的理性程度。这些,大多数或许是天生的,但更多时候是后天造成的。现金流不够稳定,抗风险能力的确较弱,以及对金融投资的无知(包括把波动理解成亏损),都很容易让一些投资者成为一名风险厌恶者,同时他们总会认为自己如果有钱了就不会这样。
- 恐惧是思维的杀手。短时期内的股价波动并不等于永久性的损失,不必把波动与风险直接画等号。如果你在持有的标的跌到了非常便宜的时候陷入恐慌,在恐惧之下被市场振荡吓得以低价卖出,那才是把短期波动变成了“永久性损失”。无法忍受波动的投资者,往往才去选择负和式的频繁交易,并被短期内的市场价格锚定,高抛低吸,因而屡屡错过行情主升段。等别人全仓吃足三倍,而你只是赚走数次5%~15%的小额收益时(甚至亏损),愤然追高杀回市场,如此循环往复之下,与理想的长期投资回报率会渐行渐远。
- 即便是“价值投资”,是不是必须承受浮亏,甚至是大幅回撤呢?其实,纯正的价值投资者并不多,更多人只是在追高疯涨品种被深套之后才决定永不割肉,并自封为“价值投资者”的。虽然坦然面对浮亏是优秀投资者的基本素质,但当前标的是否值得买入,或者继续持有,应该取决于“内在价值”这个锚,这也应该是你在投资这家公司之前就预想好的。
- 我们总是离市场太近了,才会焦虑不安。我习惯更宽泛去理解有形财富,即资本的定义,而不是“现金思维”。资本思维下的投资,能帮助你充分理解资产的短期走势,甚至剧烈振荡都只不过是一些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这样就不会再轻易地随着股价的起伏而随波逐流了。谨记投资的一条原则:防止自己情绪失控,等待对手情绪失控。
- 比你更懂投资的老手,也可能因为自己一时的贪婪而破产,能说知识和经验就是一切么?我常和朋友们说,散户想要做好投资,70%是心态、20%是技术、10%是运气。当你投资的时间越久,其中运气的成分也就越低,况且许多幸运儿最后还是会把靠运气赚来的钱,凭着自己的“实力”再亏回去。在一个长期底部逐级抬高的市场,只要具备正常人的智商都可以稳定获利,最终还是看你的格局和情绪管理,只不过总有那么一堆人痴心妄想着一夜暴富罢了。
- 既然你选择了这个投资策略,那么还要意识到市场发生各种变化时,可能带给策略的影响,或在极端行情下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不要因为一次经济危机或情绪失控,就让整个投资计划前功尽弃。任何品种或策略都不可能在所有时段都跑赢市场平均水平,此时市场中又会不断冒出新的投资“机会”,人很容易临时做出冲动的决策,所以你也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 人生很多所谓的“痛苦”,不过是由于价值观偏差带给你的失落感。减少与其他投资者进行无谓的攀比,也有助于控制投资过程中的贪婪和焦虑。特别身处这么一个浮躁的市场,或许大家正深陷于不进则退的困境中,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始终待在舒适地带,是不太可能收获大量财富的,总不能指望中双色球头奖、祖宅拆迁暴富等小概率事件。上帝发给每个投资者的好牌并不多,留给人生的重大机遇本来也没有几次,普通人若想实现翻身,只能在大级别的机会出现在面前时,打开自己的风险敞口。而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在进行到中途时,看起来又都会如同一场灾难,使人意志动摇,这时候就需要你在实现投资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直面并管理好你的恐惧,逐步拓展你的舒适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呢?投资如此,人生亦是。
后记 布局未来
- 工业革命之前,人均GDP基本上长期保持恒定,世界经济在几千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几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计。当时人口的数量决定了经济体的规模,全球的经济周期基本可以看作是人口的周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马尔萨斯陷阱”被打破,科技的力量显著提高了人均GDP。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著名的索罗模型(Solow-Swan Model),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劳动力和技术驱动构成的。外加资本的介入,GDP长期潜在增速最终源于三个方面:劳动力、投入资本和科技。
- 随着居民年龄的上升会更倾向于储蓄,并压制投资和消费,降低了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使得资金的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大众对于风险资产的配置要求或许会降低,有更多的资金涌入固收类产品,导致市场无风险收益的持续走低。不排除今后我们也会像已经出现负利率的欧洲那样,开启长期低利率的趋势。若家庭资产主配固收类产品,长期将很难满足养老的需求。
- 《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投资回报的增长率要远远超出经济的增长率,工资收入的增长率却低于经济的增长率。过去的150年,16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价值加权的资产回报率(r)减去GDP(g)的平均值为3%。也就是说,持有资产的富人们即便是坐在家里,财富增值的速度都会远远超过全社会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
- 从发达国家开始盛起的消费主义,让大家为了满足消费而花更多时间去工作。但大多数人赚到的钱最终都被花掉了,并没有转换为生产资料。财富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加剧了穷人缩减投资和即时消费的意愿,这也是全球贫富差距仍在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