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走多远,往往是由他的“心力”决定的。心力就是人依据自身的思维和能力、精神和体力,发自内心地想做好某一件事的精神力量。
- 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曾针对不同职业的人,开展过一次“幸运调查”。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幸运,他们中大部分是企业高管、资深经理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认为自己不幸运的人占14%,他们大多来自工作强度大且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在理查德·怀斯曼看来,这种反差的根源,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事情,善于思考的人往往会主动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尽量规避,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幸运儿”。
- 世界从不为取悦某个人而存在,而是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有些人看不透规律,将所有的不如意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而真正厉害的人常常基于观察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透过思维看到趋势,能对风险采取措施尽量规避,对利好积极争取。这样一来,好运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 把一只螃蟹放进水桶里,螃蟹会凭借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如果在水桶里放进很多只螃蟹,就一只也爬不出来了。因为下面的螃蟹会拼命拉扯上面的螃蟹,导致最后谁也出不去。见不得别人好,互相为难的“螃蟹思维”,也是一种典型的弱者思维。拥有弱者思维的人,喜欢互相拆台;而拥有强者思维的人,懂得为他人搭桥,相互成就。
- 《反内耗》这本书里有一句话:“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但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战斗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当你不断地跟自己的思想进行纠缠时,能量就会不断地被消耗。唯有转变思维方式,你才能具备打通前行道路的动力。
- 任正非曾说过一句话:“我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就只做好我这块长板,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是一个高桶了。”过去人们习惯于用“短板原则”去衡量一个人,认为一个人的短板决定了他的发展上限。事实上,真正决定你未来能走多远的,是你的长板。
- 朋友的经历让我想到,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曾提到的“二手生活”的概念:“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作二手生活。”“二手生活”,思想是参考别人的观点,生活是对别人生活的模仿,情感是听从别人的意见。仔细想想,身边很多人似乎都在不知不觉中过上了“二手生活”。
- 社交媒体上流行过一个词叫“橱窗人”,大概指的是这类人:他们穿时尚衣服、去高档餐厅都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可最终却丢掉了自己,成了看似完美的“橱窗人”。你若一心活给别人看,那么哪怕世界再大,也难有你的容身之处,因为处处皆有+ 一只杯子,若是装满牛奶,我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若是装满果汁,我们会说这是“一杯果汁”。只有当它空着时,我们才会叫它“杯子”。同样的道理,倘若一个人内心装满了成败的执念,他将很难找回真正的自我。
-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轻一些,看淡一点,让亲疏随缘,让爱恨随意,才能不辜负每一次遇见,不遗憾每一场离开。
- 1907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与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同从哈佛大学退休。一天,两人打了个赌。詹姆斯对卡尔森说,他一定会让卡尔森养一只鸟。卡尔森却不信,表示自己从来就没有要养一只鸟的想法。到了卡尔森生日那天,詹姆斯送给他一只精致的鸟笼。之后,每次卡尔森的家里来客人时,客人看到空荡荡的鸟笼后,几乎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一开始还耐心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问的人多了,卡尔森不胜其烦,干脆买了一只鸟。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拥有一只鸟笼,他大概率会买回来一只鸟,而不会把鸟笼丢掉。在生活中,“鸟笼效应”屡见不鲜。很多人都在不停地追逐物质,想要的越来越多,有了鸟笼就想养鸟,养了鸟又想要别的,结果被物质俘获,活得不堪重负。
- 自律,不仅仅是早睡早起,按时学习或锻炼,更是要科学管理自己的精力,尽量不要浪费在没有回报的地方。我们每天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生活的种种不易,每天都有一大堆事,学会管理精力,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才是我们应有的自律。
- 曾国藩的四弟仗着哥哥的威信,在乡里好管闲事,经常替人出头,结果因为操劳过度,大病不起。曾国藩写信劝诫他:“弟现在不管闲事,省费许多精神,将来大愈之后,亦可将闲事招牌收起,专意莳蔬养鱼,生趣盎然也。”曾国藩劝弟弟不要多管闲事,痊愈后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享受清静的生活。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耗费在别人的事情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上。
- 东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吉田正雄做过一项实验。他邀请了100位条件相当的志愿者,把他们分为两组,布置了一个相同的任务。他对第一组的要求是:全盘考虑事情完成的方法、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对第二组的要求是:去做就好。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花费的时间是第二组的两倍,然而完成的质量远不如第二组。因此,吉田正雄得出结论:凡事思虑过度,反而会表现得更差。
- 叔本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偏见,就像被偷走了内心的真实判断,只剩下偏颇而狭隘的观念,阻止他去了解事物的全貌。
-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挠痒定律”:开始不觉得哪里痒,突然挠了一下,反而越来越痒。其实烦恼也是这样,你如果总去想它们,只会越想越烦,越想越糟。你把它们放到一边,不去理会,生活也许就是另外一番风景。
- 很多时候,限制一个人发展的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让人感觉不到差距的环境。正如红杉资本的合伙人道格·莱昂所说:“别总想做圈子里最优秀的人,如果你已经是的话,我建议你换个圈子,或请来一位更高明的人。”
- 身心全息疗法创始人肖然曾说:“有太多的心脏病患者,你去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一定积累了很多伤心、委屈,甚至因过度承担而产生的压力。此外,我们常见的乳腺癌、高血压等,都跟无法处理好情绪有关。”你的身体状况,就是你心情的晴雨表。很多身体上的病痛,都是负面情绪种下的毒。
-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邀请一群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连续3个月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负面情绪。3个月后,这群人病情开始有了好转,他们睡得好,去看医生的频率也减少了,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日本精神行为专家也建议,将自己的不安与焦虑以书面形式写到记事本上,能成功将坏情绪从大脑转移出去,减轻压力。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当你选择如实记录自己的想法,诚实地面对内心时,你也就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
- 善良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付出和馈赠,也包括情绪上的包容和原谅。在人际交往中,管住自己的脾气,也是一种善良。
- 善良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关怀和慈悲。尤其是当你身处高位时,你若压住一时的脾气和情绪,就能给他人减少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
- 南宋文学家刘过有诗云:“人言快意难得时,世间乐事须生悲。”一个人越得意忘形的时候,越容易生出祸事。所以,懂得止怒,善于控制内心喜悦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 有人说过:“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向。”我们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无用的牢骚上,不如以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
- 《圈层突围》一书中提到过一个“黑洞人”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像个“黑洞”,不停地散发暗黑能量,将周围的人吞噬于情绪的泥沼中。
- 在命运为我们安排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一切都刚刚好。你不必为别人的期待而感到焦虑,也不必被普遍的价值观捆绑。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地接纳自己,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 我们先满足自己,才能满足别人。你千万不要看到别人不开心,就贸然牺牲自己的感受和权益。要知道,你不可能凭一己之力,照顾身边所有人的失落情绪;也不可能做到事事周全,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当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时,你就会发现,那些曾经困扰你的人和事,早已随风消散。
- 《理解了别人的情绪,沟通就成功了一半》一书中写道:“与人相处时,你不但拒绝为对方提供良好情绪价值,反而一再消耗对方的良性情绪,强迫对方持续向你支付情绪价值,那么崩盘的就不只是对方的情绪,还可能是你们之间的关系。”能否给他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和吸引力。提高情绪价值,能让你在生活中更受欢迎和尊重。
- 一段关系里,我们在心理层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有人能和我们一起应对情绪,因为大多数的倾诉并不需要你为对方提供解决方法,而是需要你提供情绪支持。
-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说:“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
- 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曾说:“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甚至在疆域之间,要有一个中立地带。”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好的关系,也应有各自的边界。两个人相处,不过度捆绑,不过度消耗,才能浓淡相宜、恰到好处。
-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别期待别人事事有回应,因为当你在黑暗中挣扎时,连影子都会离开你。”人与人相处时,往往会高估彼此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把你列入重要名单。不期待,不是对关系的不重视,而是无论与谁相处,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 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汝之蜜糖,可能是彼之砒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们不一定要认同,但要保持理解和尊重,不要总是强行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 网络上有个提问:“不愿意承认别人优秀的人是出于什么心理?”有人这样回答:“承认了别人的优秀,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他难以接纳自己,所以在刻意回避自己的不完美。说到底,就是自卑心在作祟。”一个人如果不敢正视自己,总是试图掩盖自己的缺点,那么他将很难获得成长。
-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概念,叫“绿灯思维”。拥有绿灯思维的人,时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承认自身的不足,不断延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从而不断地获得成长。遇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是一件幸事。因为正是和这些人同行,你才获得向优秀的人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 瑞典沃尔沃总部有2000多个停车位,但早到的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地方。有人好奇地问:“你们的车位是固定的吗?”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到得比较早,有时间多走点儿路。晚到的同事或许会迟到,所以我们把离办公楼比较近的车位留给他们。”以同理心替他人着想,凡事懂得为别人“留个位置”,是一个人长远的眼界,也是处世的智慧。
- 很多关系变淡,都是从一方透支另一方的感情开始的。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关系越好,在对方面前越肆无忌惮。真正聪明的人,都不舍得透支一段好的关系,因为他们都知道成年人感情的来之不易。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棵树,我们要时常浇灌,打理打理,偶尔能看到几朵漂亮的花,赏心悦目,足矣。如果结出几颗果实,让我们能和朋友一起分享人生的甜蜜,更是幸运。
- 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说:“你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一个人所在的圈子很重要,你如果常跟认知不同的人交往,就会感到很痛苦;只有及时跳出圈子,去寻找与你的认知在同一水平上的人,那样你才能不费口舌、不费心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 在一档节目中,一位嘉宾问主持人:“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朋友——曾经关系很好,但后来渐行渐远,直到再也没了联系?”主持人的回答颇为通透,他说我们要接受这是一种常态,“虽然我很在乎身边的人,但我从来没有奢望要把任何人留在身边一辈子。因为有的人,他就是来陪你走一段路的”。
- 我们经历越多越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你有你的忙乱不迭,我有我的自顾不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为了奔赴各自的人生,我们走着走着便散了。这是常态,无须追问,因为时间永远是一段关系中不可更改的变量。
- 曾有人在网络上提问:“如果有人不回你消息,怎么办?”有个回答颇为扎心:“那你一定要记得,以后都别再打扰他了。”
- 有句话说:“说话的语气有多好,遇事的运气就有多好。”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就是反映其内心的温度计。你说话的语气越差,越容易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和感受。
- 《围炉夜话》中记载了人的5个层次:“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层次低的人,说话没有分寸,喜欢拿别人的短处当谈资,甚至胡编乱造。层次高的人,从不为了引人关注而刻意夸大其词,言之必有物。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多源于日常所见、所闻、所学,因此,一个人说了什么话,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所处的层次。
- 顾城在《玫瑰》中写道:“玫瑰佩戴着锐刺,并没有因此变为荆棘,它只是保卫自己的春华,不被野兽们蹂躏。”一个人生出棱角,长出尖刺,并不是要去伤害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 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父母,现在唯独怕自己的孩子不再需要自己。有一位教授在母亲80多岁高龄时,依旧会让母亲洗碗。旁人不解,他却说:“我让她洗碗的目的不是让她干活,只是让她觉得我很需要她,那样她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大概就是即便你长大了、独立了,也要让父母经常感觉到你仍然需要他们。接受父母的给予,让他们延续“爱你”这件事,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 有人问罗翔:“我们为什么觉得陌生人很好,而自己的家人浑身是错?”罗翔回答说:“因为我们喜欢抽象的人胜过具体的人。”
- 《幸福的婚姻》一书的作者约翰·戈特曼说,世上最难经营的公司,是家庭。家,是讲情的避风港,不是讲理的辩论场。想要家庭和谐,我们都需多说一句“没关系”,少说一句“都怪你”。
- “原生家庭”是近几年来一直被人们讨论的高频词,很多人将成年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当他们面对自己的人格或性格缺陷时,他们都习惯去“原生家庭”中寻找缘由,却忘记了理性思考。这是一种推脱,也是一种逃避。
- 正如心理学家唐映红所说:“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进入成年期,个体面临着自己选择自身成长人生历程的情形,此后的人生轨迹和状态就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父母。”
-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家人能够做到包容、理解、有耐心,那他一定是个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人。他如果对自己的家人态度恶劣,却对别人阿谀奉承,就很有可能不值得信任。
- 在外的好脾气,可能只是处世的圆滑;在家的好情绪,才能体现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在生活面前,我们或许有不得已的忍让;在家人面前,也请别忘了克制情绪,因为家人才是你生活的后盾。
- 虽然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差异,但他俩从不勉强或试图改变对方。林语堂还把一条婚姻信条奉为圭臬:“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
- 有一位企业家有过一段对职场人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她说:“那些能够在职场上走到很高位置,走到最后的,都是皮实的人。”什么是皮实?皮,是韧性十足;实,是有真本事。能咽下委屈,能克服挫折;勇敢,有能力,心理素质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自然做得风生水起。
- 管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飞轮效应”。或许一开始你推动飞轮很难,甚至会耗尽你全身力气。不过慢慢地,那些力气都会转化成飞轮的能量,让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
- 有人把职场人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消耗型,只涨工龄,不涨本事;一种是充电型,随着在职场中的摸爬滚打,无论是能力,还是认知,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你如果是前者,便会发现,自己所有偷过的懒、躲过的事,都将成为生活的重压。你如果是后者,就要相信,工作中的自我投资、自我增值,都会在日后为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 “稳定”两个字就像一条护城河,虽然让我们远离了风险,但也将我们困在了原地。久而久之,我们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即使危机降临,也毫无察觉,更无招架之力。
- 企业家吴晓波曾说:“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确定本身才是最大的风险。”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确定性”,不愿意接受新知识,也不想更新技能。可是,往往市场环境一变,原本的经验就开始失灵。
- 谈话类综艺节目《锵锵三人行》爆火之后,凤凰卫视中文台决定给主持人窦文涛安排一档时事节目,叫《文涛拍案》。与《锵锵三人行》的风格不同,《文涛拍案》讲大案要案,不设嘉宾。这个节目,窦文涛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他说:“有一天录完节目下班,已经是清晨6点,深圳暴雨如注,那一刻我心里只有4个字:生无可恋。”然而这件不喜欢的事,他坚持做了8年。窦文涛后来在聊天节目《圆桌派》上回忆这段时光,说虽然不喜欢,但还是常常一期节目反复录四五次。不管是什么工作,很难事事都称心如意,多有不顺才是现实。
- 让玄奘成佛的,不是雷音寺上领取真经的那一刻,而是埋头前行的十万八千里。
-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说:“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由你对事情如何反应决定。”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一个人唯有保持平常心,才不会被工作轻易伤到,从而修炼出更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