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立理财规划师的20多年间,我拜访了各种各样的家庭,接受了很多家庭的经济咨询。其中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会攒钱的人都会收拾房间”。
- 归根结底,整理收纳就是将物品减少到适当的量,再加入一定收纳精髓的行为。不会整理收纳,是因为心理上产生“浪费”“不舍得扔东西”等这类纠结和矛盾。本书后面的内容将会讲到,纠结且头脑不清醒的人平时大都容易产生无意识的无用花费。
- 不收拾房间的人的共同点如下:①喜欢购物且经常在不经意间冲动消费。②不囤货不成批购买就焦虑。③对“免费”“赠品”毫无抵抗力。④怕浪费而不扔东西。⑤用过的物品不放回原处。
- 要好好攒钱,就必须管理支出,为此,必须认清自己的欲望(Wants)和需求(Needs)。也就是说,自己需要的物品是“需求”。只是单纯想要的物品就是“欲望”。
- 理想的家庭收支平衡中餐费的比例大概为“单身人士每月到手收入的15%~18%,家庭每月到手收入的15%左右”。
- 不少人在买东西时总觉得“大容量=实惠”。根据家庭的情况,严格挑选购买能用完的分量,要把这一做法当作铁则。百元店的商品虽然有些小贵,但是,对于单身的朋友来说,买那种小瓶的调味料就足够了。并且,放进冰箱的物品量少的话,还能节约电费。
- 对于“说不定有一天会用到”这样的保留判断,设定3个月至1年的期限也是一种方法。事先决定如果超过期限还没有使用某物品的话,“总有一天会用到”中的“总有一天”就不会来了,那么果断处理掉物品。
- 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市场战略几乎都是诉诸需求产生的。例如,“衣服”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需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有的衣服就已经足够穿了。尽管如此,还要继续买的原因,是那件衣服的材质好,或者是流行的款式(欲望)。
- “无法用性价比衡量的东西”是指“经验”这个重要的资产。一个人对性价比的判断本身就要根据他当时的价值观、见识和喜好等因素。
- 我认为重视性价比的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消费和服务等“可用性价比衡量的东西”,还有经验、人际关系等“无法用性价比衡量的东西”。所以重要的是将两者分开去考虑。
- 尽可能地增加自己可以自由使用的“可支配时间”,来提高使用效率。把时间当作朋友,通过长期投资,能够分散风险、增值资产。利用时间,还可以省钱。总之,是漫不经心地度过有限的时间,还是高效地利用时间,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才能。
- 针对女性花费大量时间做家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政服务。利用这些家政服务,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工作、副业、考取资格证书、投资等方面,很可能会提高收入。而且还能减轻身体上或精神上的负担,提高对生活整体的满意度。
- 在制订计划时,用“可使用的钱乘0.8”来制订预算,这是重点。到了假日或度假时,心情变得开阔起来,就会去买礼物犒赏自己或者家人、去折扣店大量购物、去酒店点昂贵的红酒或菜品等,很容易挥霍金钱。根据“可用的钱乘0.8”可以抑制冲动消费。
- 4种方法中,最能存钱的就是这个方法。夫妇的任意一方作为家庭收支管理者,关键是选择对家庭的支出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类型的人来负责。甚至,夫妻之间买房、买车、孩子的教育等虽需要大量资金,但只要明确储蓄的目的和金额等目标,就算收入低,也能攒下钱。尤其是,妻子在生产后,离职的可能性大的话,不要放过在生孩子之前好好攒钱的机会。人总是容易松懈对自己支出的管理,所以定期更换家庭收支管理者也是一种方法。
- 设置家庭账本,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利用它,将它作为家庭收支中超负荷/浪费的“可视化”工具。
因此,如果设置家庭账本后,只是单纯地记账,而不作为反省的材料充分利用的话,那就没有意义。所以要定期查看账本,以确认有没有浪费。 - 不要通过预估不确定的收入来制订计划,请忽视奖金,养成以月为单位进行家庭收支管理的习惯,以防没有奖金时措手不及,减少奖金带来的影响。
- 现实情况是“收入再多,不会攒钱的家庭也攒不下钱,收入再少,会攒钱的家庭照样能攒钱”。
- 实际上,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方法超级简单。就这三个方法:①增加收入;②减少支出;③理财。
- 作为理财规划师,对于“是否应该投资?”这个问题,我会回答“如果不想投资的话,就不必勉强去投资”。在我个人看来,我并不认为投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救世主”。和节俭不同,投资并不一定会有成果,如果要投资就要把握当今时代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持有的金融产品、掌握投资的基本知识、把控自己的投资目的和风险,这些都是进行投资的前提。不会投资、不想投资的人,没必要强迫自己投资。
- 不投资的缺点,也就是说,过度集中储蓄会产生的三种损失如下。第一种损失当然是存款无法获得巨大的收益。第二种损失是“通货膨胀的风险”,会导致货币的价值改变。第三种损失是失去了可以获得收益的机会。
- 重要的是,一旦开始定投,就要坚持下去。因此,重要的是选择即使稍微贬值也能“长期持有”的产品。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做到“不烦恼”“放任不管”的投资了。
- 最值得关注的是经济独立与提前退休说到底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或目标。作为结果,重要的是事先考虑好用剩余的时间做什么。在本节前面提到的著作中,萨巴帝尔先生也说过:“暂时放松一下也无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作会使你过上健康的生活。”
- 把退休金和父母遗产用于投资,容易招致巨大的失败。人生中,有时会出现突然拥有数百万日元、数千万日元等天降巨款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父母或亲属遭遇不幸而领取遗产,退休后领取退休金,或是买彩票中奖,等等。这种时候,人们往往会想“机会难得,不如投资增值”。另外,如果把得到的钱一直放在账户里,银行就会趁机打电话来推销。但是,这样的投资必然会失败。原因有两点。①没有正确把握“风险容忍度”。②卖方和买方之间的信息差距大。
- 金融机构花言巧语推荐的金融产品,说到底只是金融机构想卖的东西,未必是适合客户的产品。
- 投资热潮通常发生在股价最高的上升局面,这本来就是开始投资最坏的时机,像自找损失一样。在世人为股价上涨而欢欣雀跃的时候,初学者加入,高位买入,在下跌的时候慌忙止损(在损失较少的阶段卖掉有损失的金融产品),导致损失扩大的例子数不胜数。
- 如果因为股价上涨,就去动用孩子的教育费、住宅购买资金等已确定使用目的的钱,在股价下跌时损失就会增大,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即使股价上涨,也不能骄傲自满。(也有相反的情况,亏损时,为了拿回本金而投入更多的钱。)
-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投资,让时间成为你的伙伴,这很重要。即使股价下跌导致亏损,只要持有数年甚至数十年,一定会上涨。与机构的投资专家相比,用剩余资金投资的个人投资者不需要追求短期的结果,而需耐心等待时机。
- 有些人因为一直关注股价波动,甚至到了影响工作的程度,有些人因为下跌行情而感到不安,难以入睡,这时可以停止投资或者暂时休息一下。正如有一句投资格言所说“休息也是行情”,在看不清整体行情时,休息也是重要的投资要素。
- 实际上,即使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也可能由于金钱的使用方法不当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尤其是有住房贷款和教育费用等“固定支出”负担较大的家庭,更需要注意。
- 正如阿德勒心理学中也提到过的,乐观主义就是下定决心“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那就在当下尽可能地做好准备。尽人事听天命,从容前进”。但乐天主义认为“反正不会发生最坏的事,所以没关系”,过于乐观地看待现实。对不良情况往往视而不见,容易忽略隐患。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应学会乐观主义而不是悲观主义或乐天主义。直面现实,尽可能正确地分析,积极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人生短暂,只有一次。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后,尽情地享受人生吧。
- 由于副业的基本原则是“在空闲时间进行”,所以很容易根据工作时间和报酬金额来选择。但是,即使是副业,如果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就会感到越来越无聊,因为提不起干劲,有不少人很快就放弃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选择副业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报酬和条件,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
- 如果健康且长寿,就不用花费医疗费和护理费,从而能够节省并存下钱。拥有健康就能够长期工作并获得持续的收入。但是,如果经常生病的话,那就不行了。
- 特别是运动,2001年国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对未患痴呆症的4615位老年人进行了连续5年的追踪调查,其结果显示“运动量多的一组(每周进行3次以上强度大于步行的运动)”比“运动量少的一组(每周只进行3次以下强度小于步行的运动)”在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所有痴呆症方面的发病风险明显更低。
- 在这里希望大家了解的是,人生中只有3次储蓄时机:第1次是“结婚后,生孩子之前”;第2次是“孩子小时候(上学之前)”;第3次是“孩子(最小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自己退休之前”。
- 没有照顾父母经验的人担心费用方面的问题,而多数有经验的人担心护理的辛苦和烦恼等,被精神方面的负担所累。
- 解决护理问题不可或缺的是“时间”“金钱”“信息”这三项。在接受客户护理相关的咨询后,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些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在父母还不需要照顾、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就要收集信息、寻找省钱的方法。如果没有时间,那就只能花钱了。并且,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思考照顾父母的问题更是为了自己。与其放任不管,使问题恶化,还不如尽早采取对策,这样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经济上,损失都不会太大。而且,父母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在照顾父母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把将来照顾自己看作是“复习”,这个想法怎么样?
- 即使年收入低,但拥有家人和朋友、交往的对象等充实的人际关系的人,对生活的满足感较高,能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相反,有的人即使收入很高,但是夫妻关系或与恋人之间不和,又或者很孤独,这种情况下会对人生的满足感极低。
- “地位财富”是指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优势而产生价值的东西,包括收入(金钱)和储蓄金额、社会地位、甚至是汽车和房子等物质财富。而“非地位财富”是指与他人的相对比较无关,其自身就具有价值,可以让人感到喜悦的东西。包括假日(休假)和朋友的关系、爱情、健康、自由、社会归属感等,是指所谓的“无价”的东西。
- 这两者在“幸福的持续性”这一点上不同。地位财富的幸福持续性低,非地位财富的持续性高。社会地位和高价车、高级公寓所带来的幸福感几乎不会持续太久,为了拥有长久的幸福感,温情的人际关系和充实的兴趣爱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明明知道这些,为什么人们还是要寻求获得地位财富呢?“这绝不是一种羞耻的感情,而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欲望,深深地刻在作为动物的人类的遗传物质(DNA)中”,也就是说,人类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所以在竞争社会中通过彰显与他人的比较优势,把“获得地位财富”作为目标。但是,像现代社会这样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特别是对收入到达上限的中等收入阶层来说,这样的欲求可能会带来不幸。
- 人们普遍认为“习惯”和“比较”是导致幸福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即使有钱,一旦习惯了这种状态,也会感觉不到幸福。另外,如果羡慕周围上一阶层人群的生活,势必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数。
- 信息通信技术(股份)综合研究所发表的“2020年度社交网络使用动向相关调查”显示,使用社交网络的理由中,“想知道朋友的近况”占比最高(43%),其次是“想和他人取得联系”(33%),“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近况”(24%),“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发布的照片”(23%)、“想留下自己的行动记录”(21%)、“想在工作或商务上保持联系”(20%)、“希望获得‘点赞’等回应”(17%)等。因此,社交网络作为一种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使用简单方便的工具,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目的灵活使用它。但是,事实上人们也应该看到,由社交网络引发的人际关系矛盾和手机依赖等问题。
- 无论是拘泥于数量还是对象,我认为希望在社交网络上获得“点赞”的人,有容易浪费的倾向。被认可欲求强的人,为了获得“点赞”而进行物质消费和体验式消费,这样才方便找到素材发布。这些都是很久以前就有的行为,就像“为了展现给别人看,而购买和自己身份不相符的名牌商品”“被起哄就慷慨地请别人吃饭”等,是所谓的虚荣消费的一个环节。也确实是攒不住钱的人的典型行为。
- 从不同的年收入来看,高收入者有更重视“被认可的数量”的倾向。英国的历史、政治学者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提出“支出的金额在达到收入金额之前会不断膨胀”的定律。这就是所谓的“帕金森法则”之一。无论收入增加多少,为了获得更多认可,支出也会随之增加,虽然满足了认可欲求,但是家庭经济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在幸福指数的研究中,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幸福指数,而与社交网络接触的时间越长,幸福指数就会越低。要认清社交网络只是一种工具,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很重要。
- “自己做饭”的经济价值不仅仅在于节约餐费。如果长期在外就餐或者吃外卖、便利店、快餐、速食、零食等,这些吃起来很方便,饱腹感强的食物,就会导致身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结果就是即使外表看起来是标准的体型,但实际也有可能陷入营养不良的状态。
- 如果经常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容易疲劳、倦怠、头晕等,容易引起身体问题,患上生活习惯疾病。当然,这也会增加医疗费用,如果身体状况差,就不能工作,收入也会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家庭经济带来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前面所估算的餐费的那些钱了。
- 即使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到了中年后也会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大家最优先保障现在的家人和自己的生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并且,到了四五十岁,在学历、结婚对象、职业、孩子的前程等方面,“兄弟姐妹之间的差距”也会变得明显。如果再加上各自配偶的想法,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 即使是家人,心灵和身体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人就是“别人”。因此我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以“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为前提,保持适度的距离,体谅对方,用心为对方着想。
- “家人不是拥有的,而是亲手培养出来的”,这是2017年逝世享年105岁的圣路加国际医院名誉院长日野原重明先生的名言。让人感到受益匪浅啊。
- 无论年收入多少,如果交往的人多,就不得不按普遍的金额来包红包,但是以稍微深刻地角度看,年收入高的人,不会太去交际,也许是看清了交往的人。
- 获得幸福的8种金钱使用方法:①购买经验,而非物品。②为他人利益,而非自己的利益使用。③用于多数人的小快乐,而非少数人的大快乐。④不要为延长期限和保障花钱。⑤不要拖延支付。⑥重新审视购买的物品对生活有何帮助。⑦任何时候都不要比较已买的物品。⑧密切关注他人的幸福。
- 理财规划师作为金融专家,并不会使用魔法,也不知道特别的秘诀。重要的是继续过好普通的生活。发动想象力提前为未来的风险做好准备。
- 理财规划师与其他专家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财规划师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投资实现资产增值或是推荐保险,而是根据“已有的生活规划”提出适合个人的建议。另外,理财规划师不是在事后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在事前预想到并采取对策。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仅仅对他人有用,对自己来说也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