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马东对内容经济本质的三个判断。
内容的本质:解决人心的焦虑
- 内容没有先进与落后。当内容有力量直击人心的时候,它就有力量穿越时间,成为人类的共同记忆。 这就是我理解的“内容的本质”。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发自于人心,也解决人内心的焦虑。内容,是我们感受世界的方法。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去探索物理世界。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往往是通过内容去完成的。
- 北宋是一个讲究心境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归于平淡:瓷器归于简约,颜色归于含蓄,像今天的日本。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日本旅游,喜欢一些日本产的日用品?这是我们心灵怎样的投射?那将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经历过世功和喧嚣,我们终将归于平静,终将因富裕而变得对物质有更高品位的需求。这,就叫做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不仅是市场行为、经济行为,更多是关乎人的内心需求变化造成的。
头部内容:摸住时代的暗流
- 内容的创造,其实就是生发于创作者个人内心的感受。一个好的作品,标准大概只有一个: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在何种时间维度上,触达更多的人心。
- 内容是一个正金字塔。我们把它的底座叫作UGC(用户原创内容)。这部分内容面临的难题,往往是难得要领,也就是创作者同理心不够,移情能力不足,不能触达更多的人,只是释放了自己的苦恼而已。但是,能够触达更多人内心焦虑的东西,才是成为头部内容的种子。在归因于一个产品的成就时,我们会说“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匹配。但我们还可以更细致一些。所谓“天时”,不在于你在哪个时间做了什么。而是在这个时间段里,你寻找到了人们共同关心的,尤其是你主要想打动的这个群体,他们共同关心或者潜在的共同焦虑是什么。
内容经济:一切回到生意的逻辑
- 导演团队,其实是内容生产者,这是和内容创造者不同的两类人。所谓内容生产者,是组织生产者。而内容创造者,是内容的源头。《奇葩说》的转机,是我们碰到了好的内容创造者。 以马薇薇、黄执中为首的整个辩手出身的团队,在辩论圈里沉浮多年,经过了很好的训练。当导演组碰到这些人的时候,就发现,他们才是真正的内容来源——任何一个屁大点的事,这些人都能津津有味地跟你谈两个小时,还没有结论。这是多么神奇的能力。我们碰到的另外一些内容创造者,就是肖骁、范湉湉这些妖精。这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内容创造者——他们是先天的,不那样生活就会憋死。
- 内容的本质并没有不同。但是,在技术进步之后,呈现内容的手段更为多样,受众的眼界也扩大了。在过去的文本时代,我们是通过对字的阅读去体会对一个内容中的感受。在今天,我们更多愿意用图像、视频的方式去感受更多信息量。 我们看精品影视剧时的感受会与阅读长篇小说的感受有本质不同吗?我觉得没有。
- 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正在更新,据说单集成本可以达到1500万美金。它是由小说《冰与火之歌》改编而来。这部小说最初也许也是一个作者内心焦虑的释放。 但,当它成为一个影像作品的时候,就需要太多的人、资金、技术,去完成那个能够给我们更多信息量的影像。也就是,需要通过市场有效组织去完成。这就是内容经济。
- 事实上,头部内容和头部内容公司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头部内容是一个内容结果,头部内容公司是一个公司形态,这两者互为前提。没有一个没干出过漂亮活的公司能成为一个头部内容公司。反过来说,头部内容公司也未必每个产品都是头部内容。但是,它生产头部内容的概率也许比别人高——内容产平台的厚度决定了你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这个内容生产平台,是不依赖于内容创作者的平台,它是一个讲求效率、方法论、流程和结构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发挥自己的作用。米未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们从一个内容生产团队,到今天成为初具规模的内容公司。其逻辑就在于,我们更注重搭建这个内容生产平台,让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借我们的势,实现自身的效益最大化。
结语:内容经济是三“时”生意:时代、时机、时间
- 《奇葩说》成功了。很多人给我们归因,说《奇葩说》提倡了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价值观。其实,我并不敢说,在最开始,我们就有这样明确的概念。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现场所有内容创造者本身的内容输出,再加上内容生产者殚精竭虑、夜以继日的付出和制作,才把它真正变成了一个娱乐产品。这个娱乐产品跟观众见面之后,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走向了自己独特的方向。这个方向不是我们事先设定的。所以,做节目的人一定要明白:节目是一个生物。你可以生下它,但它怎么长大,不一定是由节目生产者自己决定的。它是一个多种力量结合的产物,不可能完全在你的控制当中。
- “在我们这个行业,只有经典,没有权威”。这句话,我很笃定。你在此时、此刻、此种环境遇到了合适的生产素材,产生了一个经典,那么,你命很好,运气很好。时过境迁,同样是这拨人,未必干得出来。一个人因为这件事做好了,你就觉得他下一件事也可以做好,这是误区。他做好了的概率可能比别人大,但他做折了的概率,也一点都不比别人少。这才是核心。内容是一个一个产生的,不要迷信权威。只有撅着屁股干,才有可能成功。而且,这只是有可能性。能不能真正干出来,是命,是运气。如果你没有那个命别抱怨,只是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