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渺渺集】096 高考

人生大考,不止这一次。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再次拉开帷幕,作为学生时代最后一次,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大考,心系千家万户。在我的学生时代,跟千千万万的学生一样,把高考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认为高考就是一道人生的分水岭。十三年过去了,回头看高考确实有分水岭的意义,但却与原本理解的含义大有不同,它也绝对不是人生中唯一重要的大考。

学生时代对高考分水岭的理解是成王败寇,一场考试决定了你要读什么大学,职业的起点和终点,甚至决定将来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个观点直到我念本科的时候还坚信不疑,因此有段时间非常自卑,觉得在名校就读的高中同学眼前抬不起头。这也跟从小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在重男轻女的潮汕大家庭中,一个女生的价值只能通过外貌或者学习成绩来获得认可,前者又非常依赖先天条件。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我雅思考了6分时,外婆轻飘飘一句不过如此,表哥三进宫考了5分却能换来欣喜的鼓励和赞扬。价值条件化,烙印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思维去看待高考对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性意义。没错,就是成王败寇,决定了未来在家庭和社会里的地位。

为了“逆风翻盘”,本科毕业后也一路读上了研究生,在这期间有幸认识了张大师,也因为搞定了让很多人头疼难相处的导师,收获了很多综合素质层面的优秀评价。站在今天的角度回头看,当时算是最早的思想萌芽,启发了自我认知的意识和关注,也打消了继续读博的念头,转而投身职场。当时的第一考虑是大厂,除了安稳的工作更多权衡的是大厂的品牌,潜意识里可以弥补学历带来的不足。没过多久就开始意识到,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所谓的大厂光环除了满足家里人的虚荣心,没有任何实质意义。这是比较明显的里程碑节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且付诸了行动。接下来几年的创业公司经历,让我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开始养成去标签化的独立思辨能力。

职场中的名校毕业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他们做事情都比较有条理,对于一件事情的细枝末节关注都很到位,这也是他们过去能从教育体制中脱颖而出的原因,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学习投入。同时他们也有更多的校友资源,圈子内有一定程度的资源置换,在职场前期包括求职阶段也更容易获得关注。这是他们有的,也几乎是仅有的优势。按部就班的思想,决定了他们在有序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按照指引执行,但却不能以终为始灵活变通完成开创性工作。加上他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主流的社会标准,导致了对权威的迷信和对标签的依赖,没有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区别于社会的个人价值观。名校生思维和能力双优的光环被打破,也标志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于是我开始思考个体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现行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个体价值的条件化,按照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这一点映射到家庭关系中,小时候以成绩论高低,长大后以收入论地位,甚至常常通过取悦别人的方式来获得认可。对于这一点,我无法赞同,我觉得对人的价值的评判应该出自于这个人本身,或者说底层的品质。阿德勒对这一点做了体系化的论述,即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做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他的存在,也就是活着这件事本身,就算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得到,仅仅是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有价值。如果为了迎合社会上的标准而改变自己,那也不是真正的自己。以此为基础,个体才能生发出面对生活的勇气,以及对他人的接纳与尊重。可惜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不这么想,但主流就是对的么。

明晰了个体价值的核心之后,我们才能谈生活的意义。生活的要义应该是追求幸福,而现如今太多人把成功与幸福画上等号,住豪宅、开名车、体面工作、高薪收入是成功的象征,但与其说它们是幸福本身,不如说是获得幸福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到底能不能获得幸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人毕生追求的只是“看起来幸福”这件事,但是看起来幸福,实际却不幸福,有什么意义呢。成功是一个追逐的过程,为了获得一个别人认可自己的结果,让生活陷于追逐的囹圄中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幸福感和幸福是不一样的,幸福感像醉酒,比如获得大家的赞扬很开心,跟大家一起玩乐很享受,事后却很落寞,酒后方醒。幸福是知道怎样做才能实现幸福生活这个目的,以及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所以幸福是一种智慧。

所以,人生的大考题是如何获得幸福,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独立的思辨思维,认可自我的价值,培养获得幸福的能力。这两者不是通过对比或者依靠别人的认可而得来的,所以也不存在攀比、嫉妒;也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要在你我之间决一胜负。因此才能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不被别人的反应而左右自己的情绪。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脱离标签之外从本质上对人和事做出判断,知道应该与哪些人为伍,也能原子化地看待一些人的长短板,将他们的能力用作自己社会化的养分。从这个角度看,定终身的不是一场高考,而是思维和价值观。

思维和价值观会引领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每天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个人生阶段的方向性决策,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质量。它不像高考,有标准答案,以分数作为量化标准,没有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也没有985和211的分类,在时间的推动和环境的裹挟下,只有依靠清醒的思维和笃定的价值观,才能有勇气独立做出每一个决定,也让每个决定都更加明智。

一年一度,媒体上关于高考生的报道铺天盖地,全社会都在为每个高考生保驾护航,这是少年们最后一次站在聚光灯下享受社会和家庭的关注。高考将成就很多人,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更长,几十年后以后视镜视角回看这一刻时,它依然很可能是很多人一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当少年们走出考场,四年后走出大学校门,高光与黯淡都成为过去,每个人都变幻成沧海中的一粟,在人生的潮起潮落里,浮浮沉沉。希望他们赢下这次高考,也能在人生的大考题上交出自己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