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渺渺集】134 老友记

春节假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自然是见见高中老友们。

因为我不喜欢花很多时间精力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又对朋友的品性有非常高的期待,所以贴心的好朋友虽特别少,但也特别姊妹情深,高中时候最好的两个朋友到现在也有17年了。天呐!真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一位朋友在家人的影响下,大学念的电力相关专业,毕业后进入汕头电力系统,稳稳当当,没有太多意外。当年的大学里有两种论调:一种是体制内虽然稳妥但一眼望到头,互联网大厂和创业才是更有前景的工作;一种是在一线城市发展远比回到十八线老家更吃香,虽然生活成本和压力大一些。因着这两个论调的不同,交叉出了三种不同的前进方向。

这位朋友走的是体制内+老家的路线,汕头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生活质量算得上非常不错。我选择的是互联网大厂+一线城市的路线,甚至从一线又到了超一线。在毕业几年后留一线的人也纷纷退居二线或回家乡的趋势下,这算得上一种逆行。比起在汕头,精神文化生活极其丰富,浸润在搭配着四季的历史文化底蕴里,生活成本高是必然的,但最大的痛点还是一年回不了几次家,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每次离开都非常不舍,尤其从深圳到上海后,人在异乡的感觉更强烈了。

另一位朋友,我们高中是同桌,大学是同学校同学院同系,很多时候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虽然我们都念传播,但她毕业后去了证券公司工作,在当时是互联网之外的另一个高薪行业,这背后有父母决策的身影,给女儿在深圳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后面几年,她在广州读书的妹妹和弟弟也陆续毕业后都到深圳工作,他们住在一块儿,由父母负担房租开销,各自只管自己赚的钱自己花。虽然同样是在一线城市,但有弟弟妹妹的陪伴,加上距离更近可以时时回家探望,漂泊感肯定要比我少许多。同样是在算是热门的行业,可却完全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线。毕竟两个人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

过年见面聊起天来,她提出了一个新鲜却现实的看法,她认为我们都属于“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的状况。大学阶段,在同龄人对功利的想法渐趋成熟时,我们还在懵懵懂懂,不懂得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我们当时应该努力准备公务员考试,深圳或汕头都可以,最好再把终身大事也解决了。深深思考了一下,前半句我很认可,今年来也时时有同样的感受,比起同龄人在社会化方面落后挺多的,直到了这两年在工作上碰了些钉子才幡然醒悟,好在开悟后进步还算快。

后半句讨论的其实是我们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离家近的工作可能赚不了大钱,大城市里打拼又不免要背上较大压力和心理上的漂泊感,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一定有利也有弊。我觉得有三句话可以成为思考的准则。

第一句,“生活是旷野,不是赛道”。没有升学时的特定轨迹,却有多选项组合成的生活。幸福是共同的追求,但幸福是多样的、具象的,无论选择哪种生活都可以拥有。

第二句,“生活不一定会给你想要的,但会给你需要的”。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众追捧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难免幸福感有欠缺,要多去探索和尝试,找到真正让自己感到幸福的方式。

第三句,Taylor Swift在纽约大学毕业典礼上说的“You get what you get”,中文有句俗语跟它异曲同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在执念上反复钻牛角尖,在追求幸福的路上给自己设置阻碍。放下才能豁然开朗,退一步才有海阔天空。

过年见老友们所感,记录在此。希望我的老友们都能热爱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