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意味着寒意渐消,仲春已至,世间万物伴随着声声春雷,拔节生长。
今年春天总感觉整个国家的社会氛围有些不一样。从春节期间Deep Seek火爆全球到春晚上宇树机器人抛手绢,以科技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似乎不再只是政策里的几句文字,它带着些成果走进大众的视野。这不仅是单一技术的突破,更具想象力的是中国新兴科技的发展有望不再走海外映射的路线,从追随到独立自主,再到逐步引领。
与此同时,时隔七年后再办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也为热闹的市场加了一把政策的火种,似乎是要把一种氛围“推波助澜”为一种事实。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革命性突破都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甚至重新定义世界各国的经济权力地位。科技创新来自民间,在中国尤其需要民营企业引领创新热潮。所以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将是未来几年登台唱戏的主角。
前些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也好,是上层的意志也好,一度寄希望于国有企业重新焕发活力。民营企业有其弊病,互联网巨头高速发展重新分配了一部分社会财富,也间接助长了部分城市房价只涨不跌,也滋生了996高强度工作制。既不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也压抑群众消费的动力,甚至说影响部分国民的身心健康也不为过。然而在发展面前,总归是要权衡利弊。
不过这次可能有点不一样,让民营企业重新接过发展大旗时,过去的弊病也许能有些许缓解。国家意在刺激内需消费,政策的风正吹向鼓励合理安排年休假,在校学生也获赠春假、秋假,创造全家一起出行的机会,自然就会有消费。更重要的是,年纪轻轻就熬坏了身体,不仅会导致慢性病得病率上升,社保医保压力大增,也不利于优生优育。国力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的竞争。
欧盟也恰逢其时地添了一把火。新通过的《禁止强迫劳动法案》中规定,进口到欧盟的产品,如果生产过程中超出了标准的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就不让进入欧盟市场,哪怕是员工自愿加班也不行。欧盟此举针对的是谁,其实昭然若揭,背后图谋着些什么,咱们也不得而知。只不过从时间上看,确实有几家国内知名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先后宣布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长,以符合出口要求。
无论是内因也好、外因也罢,996高强度工作制早晚要退出历史舞台。早些时候确实是高付出高回报,但近些年被一些小企业家加以利用,拿着巨头们的言辞做法作挡箭牌,画高回报之饼,行压榨员工之实。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不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都是不可持续的,迟早都要“均值回归”的。矛盾爆发到底是从外部击破,还是内部引爆不得而知,哪一天会被引爆也无法预测。可是总归会有一天如惊蛰一般,伴随着声声春雷,寒意消,仲春至,重构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