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长、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自序 打开心智,重塑自我
- 心智是什么?如果说大脑是我们思考的硬件,那么心智就是思考的软件。它会把成长过程中所接收的一切信息、所做出的应对和获得的反馈整合起来,提炼出一系列信念和规律,构建起一套关于外部世界如何运转的认知框架。我们一切行为和外在表现,只是作为“人”这个复杂的系统的表象,它们背后,其实是心智中的这些认知框架在起作用。
第一章 大脑的底层逻辑: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 我们为了不思考,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 为什么习惯那么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习惯的本质是一整套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大脑最舒服、最省力的状态,也是大脑最自然的状态。而要改变习惯,就意味着你必须有意识地去使用控制加工,用新的行为去代替旧的行为,慢慢地去改变大脑,把旧的自动化加工,更换成新的自动化加工。
-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认为:人们并不是全然理性的。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过于复杂,涉及太多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处理问题的原则并不是做出最好的选择,而是做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就是他知名的有限理性假说。
- 认知流畅性是认知心理学中重要的一个理论。它指的是,如果一条信息加工处理起来更流畅、更省力,那么大脑就会更加喜欢它,也会更加倾向于接受它、相信它。
- 一样东西我们对它记忆越深刻,就会觉得它越重要,越容易以偏概全。
- 一个事物的特征越具有代表性,越符合我们的印象,我们就越容易忽略掉其他信息。
- 一旦建立起了某个心智模型,后面的工作就变成对它的修补和维护。所以,我们会开始排斥意外和变化,因为意外和变化意味着我们已经构建完毕的心智模型是不完善的,需要进行“大改”——这是一件非常耗能的事情,因此,大脑会下意识地排斥它。
- 唯有在它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我们难以确定哪一种可能性会成真的时候,它的不确定性会占据我们大脑大量的空间和资源,使我们被迫去思考每种可能性的结果和应对措施。
- 在焦虑的驱使下,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比如在脑海中反刍自己的担忧、反复去确认有没有新消息。这些行为,其实就是大脑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反抗:它企图通过行动让我们感到,我们是“有事可做”的,是可以去干预和控制的。
- 经典的“认知失调”理论:我们总是追求和行为一致。如果认知和行为出现不一致,就会使大脑感到困惑,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因此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通过最省力的方式,去干涉这种认知和行为,使它们尽量保持一致。这种做法,就叫作“合理化”。
- 进一步,在认知失调效应的影响下,一个重要的开关就被打开了,即动机性推理。
- 你持有什么立场,就总是更容易接受与你立场相一致的信息,下意识忽略那些不一致的信息。
- 一旦你持有某个立场,带着立场去看待问题,很可能就再也没办法从中走出来了,因为你的一切行为,都在把你推向这个立场的更深处。这就是认知一致性的陷阱。对大脑来说,承认“我错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要不是非常紧迫、无可辩驳的情况,大脑会尽一切努力避免这个结果。
- 大脑的“适应性”可以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真正有效地改变自己?因为一切偏离基线的状态和行为,对大脑来说都是异常的,都是需要纠正和修复的。也就是说,当你想改变自己时,大脑始终会有一个力,把你往回拉,抵消你的努力和行动。
- 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
- 大脑对环境的预测是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符合预测,这其中必须有一部分是不符合预测的。因此,如果一切符合预测,大脑反而会觉得不舒服,因为这违背了更高层级的预测。
- 当我们获得正反馈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从而激活奖赏回路,激发我们的动机。
- 快乐由享乐热点调控,受另一套机制影响,跟多巴胺无关。
- 什么东西会带给我们快乐呢?一个理论是,它与我们的认知目标密切相关。当你从认知上认为一个东西是重要的,并且你得到了它,或者离它更进一步,你就更容易感到快乐。而我们会以为多巴胺提供了快乐,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进化过程中,对我们生存有利的事物,往往也能同时带来快乐,即它们能够同时激活奖赏回路和享乐热点。所以这两种感受往往伴随而来。
第二章 掌控情绪:如何与情绪做朋友
- 从进化的角度讲,情绪相当于大脑的一个报警器。
- 情绪最原始的作用,就是对不同情境做出应答,以快速判断这些情境是否对我们有益(对应正面和负面),以及需要我们投入多少资源去对待。
- 那些行动力比较弱,遇事习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杏仁核的体积往往较大,活动也较为活跃。这就导致他们遇到问题时,总会下意识地夸大风险和后果,自己把自己吓倒,以致寸步难进。 除了削弱行动力,过于活跃的威胁识别还会带来一个副作用:灾难性想象。
- 要想克服情绪的困扰,首先要理解一点:情绪并不是事实。 情绪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受到情绪的侵扰,意味着内心深处担心或者在意某件事情。
- 在所有我们担心的事情里面,大约85%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大约79%的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那些能够放下焦虑的人,比一直紧张、担心的人状态更佳,同时也会发挥出更好的实力去处理真正面临的问题。
-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牢记这八个字,这会是你与情绪和解、掌控自己大脑的有效方式。
- 我们依据已有的信念,对外界事件进行解读,从而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的信念发生改变,那么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第三章 自我驱动: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 被普遍认可的“延迟满足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的观点很可能是错的,延迟满足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原因。个人成长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环境和外部世界的信任,二是良好的认知能力。
- 这就是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往往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存在的系统。它往往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去优化这个系统,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表象。
第四章 果断行动:如何摆脱懒惰、拖延和畏难
- 一些人行动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大脑中自主产生多巴胺的能力较强,且对多巴胺的适应性足够高,因此很容易从外部的反馈中得到激励,并且不容易对激励感到“疲劳”或“过载”。甚至如果一段时间不从外部反馈得到激励,他们会感到无聊、烦躁、打不起精神。
- 不去做,这些结果就永远都是“未知”,问题永远都不会得到解决,会一直残留在你的记忆里,随着DMN被激活而挤占你的认知资源。 只有去行动了,才能把未知变成已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让它们得到安置,不再干扰你的思考。
- 当你真正去做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恐惧的。你会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拆解它,应对它,消除它,最终获得反馈和成长。
- 快乐是有层级之分的,创造的快乐要比消费的快乐更高一层。消费会不断拉高你的快乐阈值,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有趣的东西慢慢都会变得无聊,需要“加大剂量”。那么久而久之,你终将对一切都感到无聊。
第六章 深度思考: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 一个人成长、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新情境、新问题,有些人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为什么位于同样的起点,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节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更新自己的心智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 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其实是什么含义呢?这意味着他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旧的心智世界、思维模式,也许已经不再适用了。我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使我的心智世界与新的外部世界更好地拟合。这种新的拟合,并不是摧毁重建,而是在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使心智世界能够适配更多样、更广泛的模式。
- 单一就意味着脆弱,只有提高多样性,才能同步提升自己的稳健性和反脆弱性。
- 在你还没有彻底固化的时候,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活边界,接触更多的、不一样的人,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知道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可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个“社会直觉主义”理论,认为: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件事情“好不好”和“应不应该”的呢?答案是:先通过直觉做出一个判断,再用理性去给这个判断辩护。
- 我们总会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我没有错”。如果你跟我不一样,那肯定是你错了,我要想办法反驳你、击败你,证明“我是对的”,这样才能维持我内在的认知一致性。
- 为什么许多人总是会坚信自己的观点,哪怕把相反的证据摆在他面前,他也不接受反驳?因为这套机制太强大了,哪怕是很理性的人,也难以抵抗这种力量,不得不让理性退居到二线,成为立场的帮凶。
-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的争论都没有意义?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着“我要接近真理”,而是拼命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到最后,双方都变成自说自话,只是看谁声音大或谁先受不了而已。
- 思考的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对自我的颠覆。那意味着,你要否定你自己的一部分。
- 把自己的观点放到一个公共场域中去讨论,让它去接受检验,接受冲击,接受融合。
- 生命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事件,在时间之流中起伏、涌动。而我们每一个人,都驾着一叶小舟,漂流在时间之流上,不断地与这些事件碰触、发生联系。如果仅仅停留在“感受”,那你实际上是没有生活的。你只是不断在“遭遇”它们,接触,丢下,离开,前往下一个地点。重复循环,直到生命尽头。
- 只有当你对这些事件进行筛选,把一部分容纳到自己内部,再用它们与新的事件互动、交换,再次容纳新的东西进来。如此循环往复。那些历经一路最终留在我们船上的,才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 很多时候,决策的本质并不在于选择,而是舍弃。懂得舍弃什么,愿意舍弃什么,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尤为可贵的能力。
第七章 积极创造:如何找到立身之本
- 学习时间管理,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自己在各种日常事务上的消耗,尽量不去做不必要的事情,从而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我们的家人,追求自己的梦想,享受生命的美好,体验不同的景致,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 在你一步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你逐渐建立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系,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干预和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构成你的驱动力,这就是兴趣。
- 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的形象,应该是他内在的投射。
- 当你获取和消费一样东西时,问一问自己:如果全世界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我拥有它,我还会想要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你犹豫了,那么你很可能就落入了陷阱。
- 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于世界,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创造,给予,帮助,连接,就属于这一级。
- 永远不要追求多任务,而是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次只做一件事。
- 心流的本质是什么?是需要思考的强度刚好能够填满你的注意力,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