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摘星集】091《小瞬间:我们如何过上一种更自由的人生》

自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想要过得自由来说,你最需要的,是一套能够最大程度指导你作决定的价值体系。

  • 一种更为自由的存在状态,则是能够总是自主、自我决定地选择自身对事件的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等等。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是能够自控,并且理性地选择自己真正最想要的东西。
  • 自我觉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世界的了解。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中升起什么样的感受、自己的价值取向、偏好等等。自我觉察是我们能够看见自身真相的能力。
  • 本质上,世界是中性的。你如果有清明的心智,能够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外界的一切都只是供君选择的选项而已。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你清楚你自己的,然后去获得你想要的。
  • 把成为一个更自由的人作为人生目标,是很有趣的。你小心地观看自己,把外界的声音容纳下来,有选择地处理和应对它们。你始终保持在一个清明平静的状态中,你始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真正想做的选择是什么、始终按照“自己的”心意作出应对和决策。
  • 所谓的“活出最大限度的生命”(live a life to the fullest),在我看来既不是取得尽可能多的成就,也不是尝试尽可能多的自己人生的可能,而是尽可能地“真正是由自己度过自己的一生”。
  • 精神分析学说是心理治疗领域无法回避的一种学说。而它提出的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人有一些自己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存在。这些潜意识作用于我们的头脑和心智中,给我们造成隐秘而深远的影响。
  • 如果你特别喜欢或特别讨厌一个人,一定是因为他能激发你身上某种固有的模式和情绪。
  • 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钩子,我们一边在人间行走,一边钩住那些和我们模式匹配的人。越是受过伤的人,钩子越明显。所以有很多在创伤中长大的人,他们明知哪些人对他们好,却无法控制地感到这些人无聊、没有吸引力,难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 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想要自我认识的心愿是强烈的。但很多时候,人们自以为的自我觉察的过程,恰恰是在自己的身上写下更多的故事。
  • 每个走进你的咨询室的人,都是携带着故事而来。他们早已写好了自己的剧本,而你要有能力看到那个故事的存在,并且不去扮演他们为你写好的那个角色。
  • 对自己诚实并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事。相反它非常困难。
  • 如果你问我对自己诚实有哪些技巧,我会说,关注你生活中一定会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失望。失望是一个智慧发生的时刻,因为失望只会发生在我们和真相相遇的时刻。可以说,一个人产生失望的过程,就是他不断认识这个世界的真相的过程。而人生很大一部分的痛苦,都是来自拒绝接受失望。第二件事则是得不到。
  • 一个人如果能够建立起自我觉察,能够把自己从潜意识的心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他距离美好生活也就不远了。
  • 在亲密关系中,你试图遗忘的会被记起,努力掩盖的会被彰显,竭力控制的会失控和反噬。
  • 假如你的运气足够好,你会遇到一个更健康、人格水平更好的伴侣。Ta向你示范情感、情绪、思维模式的其他可能性。Ta让你相信过去不相信的,理解过去不理解的。亲密关系就成了你人格成长的重要契机。
  • 生产型的爱,是积极的、灵活的、有创造性的,你能够主动地为对方付出,也灵活地坚持自己的诉求。你能够在一些时候把对方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也能够拒绝对方不合理的要求。你们不被僵化的标准束缚,而是创造性地寻找你们之间关系的答案。
  • 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是一个有能力爱世界的人。Ta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动地接受着自己的命运,而是在世界中主动地创造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尚没有能力爱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做主动的创造者的人,往往也还不能给出真正的爱。
  • 如果对方显然与你的价值评价体系相悖,你却仍然感受到吸引,你必然碰到的是病理性迷恋。
  • 人们会爱上这样的人:在那个人眼里的自己,与自己内心的自己是一致的。这是一种外部世界对于我们自我认知的确认与反馈。如果对方眼中的自己,与自己内心的自己不一致,无论对方多爱自己,也难以给自己带来深刻的满足感。此时,影响我们的浪漫爱情的,仍然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价值评价。自我价值评价低的人,会爱上对自我评价低的他人。
  • 当一个人过去的创伤还没有被治愈的时候,Ta在亲密关系中想要追求东西可能是混乱的,Ta情不自禁地被明知会伤害到自己的人所吸引,或者因为过去的某种匮乏过分地追求一件对未来的幸福其实并不重要的东西(比如征服、比如得到认可等等)。
  • 父权社会束缚的从来不只是女人。当一名男性可以因为女性不够依附而批判女性的时候,在另一种场景下他也会因为自身不足够有能力供养而批判自身。这样的男性本身也是不自由的。
  • 人类发明了婚姻这件事,让婚姻/家庭成为一个社会结构中最小、最灵活的单位。在人生第二个阶段获得稳定社会结构的最主流的方式,就是通过婚姻形成家庭,再通过生育,重新进入到稳定的氏族、宗亲、邻里、学校这些社会结构中去。
  • 幻想来自自身,却不一定是自知的。我们之所以会让幻想发生,是因为我们都会从幻想中获取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更多时候幻想是双方共谋维持的。
  • 人们不愿意停止幻想。停止幻想意味着面对失望,意味着承认有些事情自己无法完成,意味着一些失败与“可怜”。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一直渴望的东西,竟从不曾有机会得到,也将永远不会得到。
  • 福柯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言中谈到这一格言。他说,“自我”这个概念,本来就不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东西”(substance)。他说“自我”的本质就是关系,是自己和自身的关系。
  • 前文提到的,自身与感受、感受与声音之间的不忠与偏离,本身就是一种不连续的“与自身的关系”,是有断裂和破损的自我。这样一个自我,往往显得虚弱,它不足够有力,无法在所有不同的情境中,都表现出自己强有力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很多有着这样断裂的自我的人,都不能明确感受到“自己是谁”,他们对自身的形象感到怀疑,也因此感到内在没有被(确切的自我)填满的空虚。而这种空虚,会被我们对自己的幻想填满。这样的人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不明确自己的好恶。
  • 事情的结果是,这些人出于对自己似真似幻的理解和把握,在无力辨别幻想与现实(或者误以为全都是现实)的现实情境中,常常做出一些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决定。
  • 真实和幻想到底有什么区别?真实是从“心里”感受到的,幻想是在“头脑”中构建的。你用理性、分析,填满“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感受的内容,其实就是在用现实的素材,谱写虚构的故事。
  • 在这些“犹豫不决者的心声”中,我们是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我”的意识存在的。他们用理性分析自我、辨认好坏,唯独缺席了作为“我”的一种明确的、强烈的、直觉式的感受。
  • 远离自我,往往也是自我分化程度低的表现。自我分化程度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否拥有清晰的自我感,能否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情绪感受、哪些是别人的情绪感受;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哪些是他人的想法。
  • 尊重的本质只有一个,就是“允许个体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生命发展的自由”。
  • 男孩在用数学和逻辑的方式解决问题,他的思维中主体是一个个体。而在女孩的表述中,她始终站在关系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 心理学家扎森(Sassen,1980)曾经在研究中指出,女性在竞争中更容易“恐惧成功”,尤其是面对直接的竞争时(直接竞争指的是,一个人的成功直接以另一些人的失败为代价)。她们对于这种成功存在深刻的认识,认为这种竞争的胜利,需要付出巨大情感代价作为补偿。比如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破裂、被社会拒绝以及可能被认为失去了女性气质。
  •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对于权威的敬重,还有一种“要与权威维护好关系”的礼仪。说得不好听一点,有时候存在一种“既媚且惧”的东西——我们不认为自己的人格与那些更有特权的人是完全平等或者说应该平等的。
  • 幸福本质上是一种日常练习。它和“欲望满足”之间的关系很少。
  • 价值取向也并非光靠认知就能调整的,它需要足够高的自尊水平在背后予以支撑——给孩子足够高的自尊水平,正是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所在。
  • 一旦当你试图去拥有什么,或者试图让什么属于你,你同时也会被它限制。
  •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自由都存在这样一种误解,他们想要的自由里只包含了权利,不包含任何责任义务。
  • 自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想要过得自由来说,你最需要的,是一套能够最大程度指导你作决定的价值体系。
  • 如果我们的潜意识里,有一些自己还没有处理好的冲突、矛盾、被压抑了的渴望,我们虽然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却会发生在外部世界里,显得好像是我们的命运。
  • 生活中另一个不自由的情境,就发生在价值来源太单一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是我仅有的存在的意义,所以我被它困住,当它出现问题,我也会随之被摧毁。
  • 荣格说,一个人想要感到幸福必须具备五点要素:a. 良好的生理与心理健康;b. 良好的人际与亲密关系,例如婚姻、家庭、朋友关系等;c. 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d. 一定的生活水平和令人满意的工作;e. 一种能够被用来成功应对世事变迁(the vicissitudes of life)的哲学或宗教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