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心理问题都包含着两个部分:一个是回避;一个是僵化。回避就是你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要去面对的东西,无法越过这些影响你生命发展的障碍,作茧自缚。僵化是你面对不确定的生活只能使用一种方法应对,却想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仔细想想,僵化也是一种回避。
- 我们之所以痛苦,有时是因为吞下了太多谎言,而这些谎言正是我们自己为了避免痛苦而编织的。
- 无论我们对某个人有多么了解,那个人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个谜。
- 面对我们一直逃避的东西时所经历的那种内在挑战,其实就是疗愈本身。
- 人们之所以自我欺骗,其根源在于难以承受巨大的痛苦。触摸谎言掩盖下的感受和真相,才能发现真实的自我和生活的本质。
- 心理咨询师接纳我们的想法、感受和焦虑,让我们体验到自己渴望和恐惧的东西——有人爱我们本来的样子。然而事实上,我们从不畏惧被爱。我们害怕的是,被爱时的温暖和满足会反衬出缺爱时的冰冷与凄凉,这种时候痛苦与悲恸之感就会浮现。
- 他从来没有爱过她,他爱的是自己臆想中的妻子,那个他希望她成为的女人。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控制让她成为他想要的那种人,成为那种他认为正确的版本。
- 当我们不再等待生活改变时,我们才能开始改变。生活中的每一次危机都会打破我们的防御,释放我们的情绪,揭示我们隐藏的自我。隐藏的自我暴露之后,自我洞察力才会显现。当我们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就能看到深层次的自我,找到自己一直渴求的智慧。此时,我们可以选择接纳或否认我。
- 当我们不再否认现实时,幻想就会轰然倒塌,感受就会随之而入,我们本来的自己、从前没有见过的自己才会出现。感受是爱的不同形式,是邀约,让你拥抱真实的东西,这样,虚假就会消失,真实的你就会显露出来。
- 我们痛苦的背后,正是我们内心深处害怕接受的真相。
- 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在抗拒某种感觉,反而会抗拒触发了这种感觉的人。
- 小时候,我们需要依附父母生活,当我们无法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就学会了隐藏。
-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来访者在孩提时代就接收到这样的信息:“说谎,我就会爱你,说实话,我就会离开你。”这样的信息可能没有体现在语言上,却经常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作为回应,孩子可能会牺牲自己的正直、诚实,甚至理智,来获取他们赖以生存的父母的爱。
- 我们说自己受不了,但其实我们能受得了。“我受不了”的意思是“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 生活似乎与我们作对。然而我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难以将自己和生活割裂开来,和生活不融洽的其实是我们的执念,我们认为生活应该如同我们幻想的一样。
- 经历心碎之后,我们或许会建起防御,用谎言哄骗自己,以逃避生活带来的痛苦。但是我们的防御,也就是逃避现实的方式,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 应该”是一种隐藏的暴力,一种内在的指令,指挥我们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感受不属于自己的感受,做那个不是自己的人。
- 我们要做的不是消除人性,而是接纳自己的人性,通常是通过接纳他人身上的人性来拥抱我们身上的人性。
- 当自己拒绝对方的人性时,自己的内心正在发生什么呢?对方的“缺陷”犹如一面镜子,我们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每接受一个“缺陷”,我们就距离对方的内心更近一步,最终就会抵达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 我们试图净化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在脑海中经过美化的形象。这不是爱,而是对生活的仇恨。当我们试图超越生活时,其实是拒绝了生活。
- 人们有时会通过和别人发生冲突来避免自己内在发生冲突。如果我们不能拒绝别人,也就是不能接纳自己。我们屈从于他人,将我们的选择归咎于他们,而没有意识到是我们自己放弃了自己的意愿。为了接纳我们自己的意愿,我们必须对别人说不,在心里肯定自己,尤其是当我们并不理解别人让我们做的事对自己有何意义时。
- 我们不肯面对现实,而是只接受生活中符合我们幻想的部分,拒绝其他部分,希望超脱于现实之外。我们以为自己是在逃避外部世界,实际上我们逃避的是外部世界所唤起的东西,即内心世界,也就是我们的感受和焦虑。但我们永远无法逃离自我。
- 当我们认识到认为他人不正常、有问题的想法只是自己的幻想时,我们“独立于人性之外”的幻想也就结束了。在那之前,当我们否认他人身上的自我时,我们会饱受疏离和孤独的困扰。
- 我们希望被疗愈,但是又害怕那些能够疗愈我们的东西:倾诉、感受和面对真相。
- 别人贬低我们不是我们的错。他们指责我们没有价值,只是想要避免依赖我们的价值。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贬低恰恰揭示了我们的价值——贬低我们的人所羡慕的、能从我们这里得到的价值,而后者正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 一些试图支配和控制他人的人并没有帮助对方找到自己的语言,而是将自己的语言灌输给对方——声称那是“听”腹语。
- 不再渴望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是开始接受正在发生的事情。
- 我们有时可能会与生活抗争,而不是坦然面对生活。
- 人们往往不肯接受真实的自我,而执迷于虚假的自我形象,不再对当下(这恰恰是生活的馈赠)敞开心扉。
- 你甚至不需要刻意接近或远离现实,因为我们就处在现实之中。你需要做的是看到事实,而不是拒绝和操纵它,或者要让它符合你最喜欢的想法。
- 对完美的信仰本身就是缺憾。
- 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观点,却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全貌。一位禅师在寺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来阐明这个观点。当人们从寺庙的骑楼上看花园中摆放的15块岩石时,无论从什么角度都只能看到14块,如果想要看到第15块岩石,就必须挪动脚步,但是挪动之后就看不到那14块岩石中的一块了。通过移动脚步,我们了解到无论如何我们都难以从某个角度一览全貌。
- 眼睛会产生视觉幻象,而头脑则会产生情绪幻觉。我们在内心世界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自己对他们的先入之见。而先入之见是对内在防御的一种委婉说法。
- 内在防御是我们扭曲、过滤、阻止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催生了一种我们自以为“真相”的无知模式。内在防御在童年时期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
- 诗人济慈(Keats)提到过消极能力,也就是不急于对未知事物得出结论的能力。“未知”是一口井,我们从中汲取所有的认知。这一点在婚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 当我们试图理解别人时,承认“我不知道”很难,而用幻想来填补未知却轻而易举。因为幻想是我们自己的,它看起来是那么真实。“我感觉到的一定是真实的”,我们想。
- 他的女儿和所有人一样,是一个他永远无法完全了解的人。他没有接纳这种未知,而是通过编造事实,转移注意力,不去看女儿的本来样子。他听从自己内心的答案,拒绝听女儿的答案,这说明他爱自己的想法胜过爱自己的女儿。当我们选择相信自己的假设时,就暴露了自己对真相的恐惧。
- 我们从来不是和某个人争吵,而是在和他代表的东西争吵。
- 爱所特有的重要属性——看见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并回应对方的内在美。
- 如果对方只是满足我们的需求,就只是一个可以使唤的对象,而不是我们所爱的人。
- 接纳,就是我们的生活之道。
【摘星集】098《你在逃避什么》
相关文章
- 本文链接: https://hanniezheng.com/zx/zx-098/2023/01/16/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