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摘星集】195《投资中,我相信的事》

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开始就意味着新的变量和因缘,这些又会引发新的变化,而这些量变会慢慢积累,最终引发质变。Gradually, then suddenly.

  • 在学习投资之前,我想你应该先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找到自己的投资哲学。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这些投资中的知识会不断和你的价值观和性格互相印证并擦出火花,从而深深地刻在你的认知中。
  • 我很喜欢查理·芒格关于人类思维的比喻:“人类思维就像人类的卵子一样,人类卵子有一种排斥机制。一旦有一个精子进入,它就会完全关闭,不让下一个精子进入。人类思维也有严重的类似倾向。”
  • 无论是书、公众号还是人,找到经过时间验证的,或者信任的人背书的信息源,精读、反复读,同时敢于放弃大多数其他的信息源。这些需要深度思考和反复消化的信息不仅能加深你的认知,也会让你更加平静。
  • 道理是一些人走了很远的路才悟出来讲给你听的。你需要有相应的环境和挑战,才能获得与这些道理相匹配的经验。
  • 我很喜欢张潇雨对教育的洞见:“教育是顿悟的瞬间”。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师父对弟子说:“你只能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儿喝水。”我最近在看泰戈尔的书,当谈到教育的时候,他说:“真正的教育不可能是强迫性的,应当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智能,必须帮助他们将贮藏在内的无限的智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出来。”
  •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的演讲中,我最喜欢的不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而是那句“Connecting the dots”。时间是最伟大的,你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足够的信息浓度、知和行的迭代,最终你会把一切连起来,顿悟。
  • 在情绪或经济的基本面好转之前,股市一定已经开始上涨,甚至大幅上涨了。如果等待知更鸟的叫声,你将错过整个春天。
  • 现在,许多人对持有现金感到安心。他们错了。长期来看,现金不能创造利润,只会贬值,是一种不值得长期持有的资产。而且,政府为缓解危机所制定的一些政策很可能导致通胀加剧,从而加快现金真实价值贬损的速度。
  • 我喜欢坏消息。坏消息可以给我们带来两个优势。第一个,自然是好价格。全市场估值无论是从PE还是从PB都已经在历史最低区域了,如果没有危机,没有恐慌,你凭什么用这么低的价格可以买到中国的资产?第二个,坏消息和外部压力往往会带来深入改革的机会,而坚定改革是长期驱动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这个不多说。
  • 在市场上待的时间长一些,你会发现预测顶部比底部难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情绪或者说人贪婪和疯狂的程度是很难被度量的。在顶部,大部分交易的人已经不看公司价值,而只希望自己的买价能被更高的价格接盘。
  • 有三种情况我会卖出:第一种,买错了(或者逻辑变了)。第二种,变贵了。第三种,有更好的标的。如果经济一直在增长,又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持有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无论是直接投资股票,还是间接通过基金投资股票,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赚公司成长的钱。这些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里,上至CEO、下至每个员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创造社会价值背后带来的公司盈利的增长,才是我们赚到的最“大”的钱。
  • 不要为了分散而分散。现在很多指数或者公司的估值已经很贵,就不要再为了分散而去买这些了。
  • 不要去羡慕、嫉妒别人赚多少钱,这些情绪会引发你做出不理性的操作,破坏自己的投资系统,最终阻碍你获得该得的投资收益。
  • “我绝不能恐惧。恐惧是思维的杀手。恐惧是带来彻底毁灭的小小死神。我要直面我的恐惧,让它穿越我的身体,当一切逝去,我将打开心眼看清它的轨迹。恐惧所剩无几,唯我独存。​”我很喜欢这段话。恐惧是思维的杀手。
  • 在北京冬奥会上一举成名的谷爱凌,曾经写过一篇与恐惧有关的文章——《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在文章中她写道:“恐惧实际上概括了三种不同的感官体验:兴奋、不确定性和压力。我已经明白,如果意识到并积极利用这每一种感官中的微妙指示,会对成功有帮助;如果忽视它们,往往就是受伤的先兆。​”
  • 可能只有在投资领域,智力、体能、技术、经验、资源,都未必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个性、环境与行为,更加决定了我们的成败。
  • Naval认为,要想在社会上赚到钱,你就要为社会提供有其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然后尽可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你的创造。用四个字来总结就是:创造,销售。
  • 杠杆的另一面,是判断力的重要性。Naval认为,在这个时代,随着你承担更多的责任,获得越来越多的杠杆,比起单纯的努力,判断力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 人类社会在最近几百年快速发展依赖于几个因素:(1)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发展;(2)制度创新,导致人类之间可以更大规模地彼此信任和合作;(3)更方便的知识交换,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整体的知识水平。
  • Naval给出的几个有关读书的小建议,都和我想说的一模一样:(1)从你喜欢的书开始读起,直到你彻底爱上阅读;(2)广泛阅读,不要只读看起来有用的书;(3)比起读更多书,更重要的是把你读过的100本好书读上一遍又一遍,随着经历的增加,你能读懂更多东西;(4)流传了很久的书经过了许多代人的甄别和筛选,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去读那些书吧。
  • Naval认为,即使你已经把成功所需的这些要素都收入囊中,需要投入的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你一直在掐算时间,可能在成功到来之前,你的耐心就被消耗殆尽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要补充的话,我想说,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是:量变引发质变。Gradually, then suddenly.
  •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方法与运气共舞。Naval认为,如果有1000个平行宇宙,最好是在999个宇宙里成为有钱人,而不是因为在一些宇宙中运气爆棚、腰缠万贯,而在另一些宇宙中厄运缠身、穷困潦倒。于是他就写出了可能是推特历史上被转发最多的一个推文系列:有关运气。第一种运气是不期而遇的运气,比如天上掉馅饼、中彩票、炒股暴富;第二种运气来源于孜孜不倦、不断尝试,我在《运气》和《与运气共舞》这两篇文章中也有写到;第三种获得好运的方式是善于发现好运,如果你在某个领域做得足够深,可能第一时间发现别人还没看到的好运;第四种是最奇妙、最难得的,那就是打造独特的个性、品牌、信誉,让运气找到你。
  • 艺术也是创造,但不同的是,艺术的目的和关注点更在于创作本身,是因为热爱、自娱、自赏而创作。如果工作、创业、生活、成长,也能像艺术一样,我们是因为喜爱和享受而做这些事情,我们希望的是把工作、产品、公司做到极致,赚钱也许反而就成了副产品。如果,我们有幸可以做到,就可以实现Naval在书中说的:“最好的工作,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的创造性表达。​”
  • 巴菲特和芒格认为:​“如果我们持续地宣传我们的商业和股东哲学(不掺杂其他矛盾的信息)​,我们感到高质量的股东群体是可以被吸引和维护的。这种自我选择效应发生之后,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 我觉得,所谓的投资者教育,并不应该是拼命施肥,而是帮助投资者移除他们成长的障碍,然后他们就会自己寻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完成成长的使命。在我心目中,它应该是这样的:(1)说人话,有温度;(2)包含从入门,到实操,再到进阶的整个体系;(3)既有框架性的知识,比如课程,也有随着市场变化的碎片化信息;(4)和上面的投资策略高度契合,帮助投资者加深对投资的理解;(5)由多种媒介构成,文字、播客、漫画、卡片、视频、实体书等;(6)在投资者最需要的时候,以最真诚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村上春树说:​“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一套好的投资者教育内容体系也是这样。它能润物细无声地陪伴,甚至引领投资者穿越市场的牛熊。
  • 价值的上涨比较缓慢。公司的内在价值需要企业的每一个人、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慢慢积累。即使一个公司创造了20%的年增长,简单折算到每一个交易日,也只有0.07%。情绪的上涨则短促而猛烈。股票每天动辄3%、5%甚至涨停,这更多是情绪的部分带来的。你需要想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来准备赚“公司(经济)增长的钱”还是“短期波动的钱。
  • 大多数普通人只要稍微学习一些投资的知识就可以获得80分的结果,但如果想要做得更好,难度会指数级的增加。
  • 如果你真的可以持续找到优秀的企业家和公司,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越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你的目标年化收益率可以提升至15%~20%。
  • 投资失败的很大原因是拿不住。如果你根本不了解一个产品或者策略的价值观和投资逻辑,你就很有可能拿不住,大概率会在市场风格和这个产品逻辑不匹配的时候纠结、怀疑并且最终卖出。
  •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投资不是关于在别人的游戏中打败他们。它是关于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自己。”
  • 叙事的作用在于,用讲故事的方式,粗糙地包装一种概念,引发投资者的情绪。股价在长期来看像个称重机,由公司的基本面来决定。但短期它像个投票器,是由参与的投资者的情绪来引导的。流行的叙事,高效率地把散户、机构的资金集中在一起,把相应股票的价格快速地推高。但也埋下了叙事散去之后,股价暴跌的种子。
  • 我们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降低股市的波动,是因为基金经理的认知和情绪管理,要远远超过大部分普通的投资者。但我觉得我们可能忽略了故事的另一面。定期考核、排行压力、产品发行和运作的机制,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认知和情绪上的优势。
  • “基金投资,尤其是指数化投资,根本还是赌国运,国家的Beta是根本的利润来源。这个时候,尤其应该不停地问自己,这个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驱动着这个国家增长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还在不在?我想,中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无比勤奋的人民、每个人对成功(和金钱)的企图心、对下一代教育的无比重视、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全产业链的优势。​”
  • A股那些短暂而极速的脉冲行情,是怎么来的?答案是:储蓄搬家。
  • 上周看了一个马斯克的采访,当他被要求给年轻人一些建议的时候,他说:“尝试做一些有用的事,做对你的同胞、对世界有用的事。随时思考你贡献的比你消耗得多吗?要努力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我认为这就是目标。​”工作的本质是创造。
  • 你的目标是财富,而不是金钱。换句话说,如果你当时把金钱换成了这些公司的股权或债权,参与到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里,就会获得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