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摘星集】014《SaaS创业路线图:to B产品、营销运营方法论及实战案例解读》

SaaS入门书籍,方法论上讲得有板有眼,但关键还是要边做边摸索,找到最佳实践,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引言 国内SaaS领域发展现状

  • SaaS与传统安装部署软件背后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有两个重大区别。第一,用户使用的SaaS软件,其数据保存在云端。它的应用和数据服务器通常部署在公有云上,可能是阿里云、腾讯云,也可能是国外的AWS。而传统安装部署软件通常部署在购买软件企业的自有服务器上。第二,SaaS公司提供的SaaS服务是租用制的。比如,客户付3万元费用租1年的服务,1年后如果要继续使用就需要续交下一年的费用。而传统软件往往是客户付10万元“买断”该软件的部分或全部使用权,下一年需要支付的是首期合同金额15%左右的维护费。对于两者的差异点,我的看法:SaaS的本质是“续费”。这是SaaS与传统安装部署软件的本质差别。
  • 在国内,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是中国SaaS元年。2014-2016年,企业服务市场,特别是SaaS领域的融资达到了一个高点。
  • 在中国,整个SaaS领域还在早期阶段,头部SaaS公司也还在艰难地探索市场出路。截至2018年年末,尚未出现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SaaS公司,营收上亿元的SaaS公司也屈指可数。
  • SaaS是从传统软件行业里长出来的。上一代软件技术架构能力、业务理解能力的不足,也造成下一代SaaS产品满足客户企业需求的能力不足。这表现在产品功能不丰满、价值点不突出,获得客户认可难;表现在产品的IT架构扩展性不佳,在版本迭代过程中,反复推倒重来,浪费了大量研发资源;也表现在整个组织的能力不足,在市场、销售、服务各个环节缺乏管理思路、业务流程和员工文化建设。单从“产品—客户—市场”三者关系的角度来看:产品价值不够突出,公司想形成市场突破就很费力;即便客户购买了,产品不能很好地解决客户的痛点需求,客户口碑就不会好,市场对该产品的新需求增速就不会提高。这是一个糟糕的循环。
  • 对于SaaS公司来说,产品不够好是内因,客户需求非刚性是外因。即便通过练内容把内部问题解决了,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后,受制于外部原因,大部分SaaS公司的增速也会放缓。
  • 我个人认为在近3年内,行业SaaS和场景SaaS会比通用工具型SaaS发展更快。因为它们能够解决的问题更具体,更容易激发企业老板的购买意愿,也更容易达成交易和积累数据优势。甚至由于行业SaaS和和场景SaaS的创始团队往往就出身于该行业,他们比行业里大部分企业的老板都更懂行业业务,产品走的弯路也相对较少。
  • 我们相信“每个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再重做一次”,而SaaS与AI、IoT一起,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改写每个行业的工具。

    序章

  • 在定制化开发方面,SaaS公司从IT架构到工程师雇佣成本都不具备优势。也许为几家头部企业做定制化开发是SaaS厂商打磨未来标准化产品的一条路径,但长期未大客户做定制化开发肯定不是SaaS公司的终极目标。
  • 与“橄榄型”相对的是“哑铃型”市场:头部企业数量不多,但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后面还有大量长尾小微企业,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这样留给中间的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就不大了。
  • 在国内,餐饮行业、教育行业、健身房门店,包括SaaS领域自身,都属于“橄榄型”市场;而石化、银行、供电行业,是典型的“哑铃型”市场,客户企业更需要定制化开发系统。
  • 为何中国SaaS公司会陷入激烈的竞争中呢?我判断有三个因素。一是2015-2016年中国“热钱”比美国更多,拿了投资的SaaS厂商在竞争过程中更倾向以“销售额”为导向而非追求“利润”。二是中国市场更大、中国人的创业热度更高,大量创业者没有商业经验,也缺乏重视现金流等实际经营企业的经验,容易做出激进决策。三是国有垄断企业的高额利润在商业环境中形成了一个假象,“先用低价干掉对手,我们未来再提价”。其实在充分竞争市场中并非如此。
  • 对于SaaS公司的商业模式,我的评价标准就是产生营收的频率,也可以说是付费的频率。付费频率越高,业务相关度越高,商业价值越大。
  • 产业互联网看起来很美好,但这个过程一定充满不确定性和反复试验。其实在每个革命性的新技术或新模式出现时,其关注及投资热度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萌芽→投资或创业泡沫→第一次爆发→发现落地效果不好,跌入低谷→在创业者的艰难实践中缓慢上升→找到合理的发展盈利模式→重新达到新高点…
  • 如果我是投资人,我会严格考核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经常性收入),而不仅仅看年度总营收。也就是说收入必须按服务期折算,如果是一次收3年费用,只能把当年将执行的这部分作为当年收入。当然,对于大企业来说一次采购决策流程就有很高成本,主动要求采购3年也很正常。这时候SaaS公司的报价,务必不要按传统报价模式(后续只收15%的维保费用),次年起的费用至少是首年的50%,而不是15%,否则影响后续服务保障。
  • SaaS作为一个新商业模式,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续费”。如果大部分客户不能成功续费,只收到一次费用的SaaS公司不符合SaaS的商业模式。续费率很差(例如,低于60%)的SaaS公司,要找找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是产品的PMF(Product-Market-Fit,产品市场匹配)没完成就急于发布了,还是客户成功经理的服务没做好,或者根本是销售部门选错了客户(这往往是客户不续费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那些一次收多年服务费的SaaS公司,就连发现自身问题的机会都没有了。SaaS收费模式塑造了SaaS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服务机制。因此坚持不卖多年单,才能把产品打磨成熟,真正做到客户成功。当然,我强调“不卖多年单”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强调与客户的紧密接触,并达到让客户“成功”使用SaaS产品的目的。

    阶段1 产品创意与商业模式选择

  • 2016年之前出现的SaaS产品大多是工具SaaS。工具SaaS的主要特点是:为客户企业提供了一个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这和传统软件的价值一致:做SaaS CRM的还是辅助管理客户、提高销售团队效率的CRM,做SaaS HR系统的还是提供提高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效率的HR系统。与传统软件相比,工具SaaS有很大优势,主要是“按年续费”有产品及服务进化机制上的优势。
  • 商业SaaS的特点是除了提供一部分“工具”价值外,还能为客户企业提供提高效率之外的增值价值,包括增加营收、获得资金等。说白了,工具SaaS通过提高效率帮助客户省钱,而商业SaaS帮客户多挣钱。当然,后者是模式创新,已经超过了传统IT人的舒适区。并且,该商业模式的风险也要大得多。商业SaaS产品虽然风险更大,但在国内特有的商业环境、管理水平及人才结构下,更容易快速实现客户价值和自我价值。
  • 什么是标准的PaaS产品?在我看来,这要求PaaS平台有极其丰富、强大、便捷的架构和能力,令ISV(独立软件开发商)能够在PaaS上进行自有行业/领域产品的开发。这是PaaS的“成熟”形态。
  • 能够走PaaS路径的一定是通用SaaS产品。对于行业SaaS来说,做PaaS有点儿小题大做,做好数据库设计和可复用组件更靠谱些。
  • 通过不断积累行业Know How(认知和诀窍),行业SaaS公司对行业的理解其实是能够超过行业里大部分老板的。
  • 行业SaaS公司除了输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案,也要考虑如何结合企业沉淀下来的内外部数据,提出更好的业务运作方式,并用SaaS产品提供支撑。这就形成了“流动的活数据”。
  • 商业SaaS的特征是很鲜明的:以SaaS系统积累的数据为核心,融合更广泛的外部数据,为客户提供增值价值。
  • 做某个行业中的商业SaaS,对创始团队的人才能力模型、资源积累、行业理解沉淀要求是很高的。我不觉得一个做跨行业客户的通用SaaS公司能够做这个转型,毕竟要放弃的市场太大,具体的目标行业市场水又太深。另外,也不是所有做行业的工具SaaS公司都应该转型做商业SaaS。这与客户的需求有很大关系。
  •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这是百万年来人类基因形成的过程决定的,我们不应该回避。在一个成功完成创业期的老企业中,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者,很多人已经没有创业的热情,脱离业务创新太久,创新能力也已弱化。
  • 《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启动新业务的时机点也要把握好。在老业务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公司人心惶惶的时候启动新业务,往往为时晚矣。
  • 最好的护城河是网络效应。梅特卡夫(3Com公司的创始人)定律说: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大家可能觉得to B产品形成网络效应很难,其实并非不能做到。工具SaaS和商业SaaS产品都有可能形成网络效应。我各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一家电子签名及电子合同管理公司Docusign(成立于2003年),2018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到当年6月份市值突破100亿美元。Docusign是一个不分行业的通用工具SaaS产品。看来看去,我发现关键就是“网络效应”。Docusign使用每个人的电子邮箱作为其电子签名账号。一个人在签租房合同时,启用了Docusign的电子签名账号,下次再签其他合同时,就能用该账号非常方便地签电子合同。人一辈子会签很多合同,Docusign能够帮你把每次合同都留存下来,方便需要时查阅。如果市场上大部分C(个人)都在使用同一个品牌的电子签名,那么即便是大的B to C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也会设法提供该品牌的电子签约通道给客户。自然而然地,更多企业会使用同一个品牌提供的电子签约通道给更大范围的客户。当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电子签名账号后,企业和企业之间也逐渐养成了电子签合同的习惯。这个网络效应一旦达成,就会快速扩散,后来者就很难进入了。
  • 互联网理论认为,要形成网络效应,首先要在目标群体中达到一占有率。有个说法,这个比例是15%。15%就是一个“爆点”。当然这肯定与业务形态、节点间的连接、分布密度等有关。所以,每个“目标群体”的爆点会有差异。但无论是多少的占有率,关键是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聚焦的方式。如果你是做垂直行业的,设法先聚焦在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小区。这样才有可能在这个区域内聚集,形成网络效应。
  • 如果某个产品确实无法形成网络效应,那还有什么护城河呢?还有一个护城河叫做“更细分的行业”。

    阶段2 产品打磨和商业模式初步验证

  • to B与to C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客户需求一致性较差。换句话说,即使在一个行业里,各个企业间的业务和组织差异 也很大。也许一个创意电子在创始人头脑里很完美,但一到市场上,必然面对南北差异、城市差异、规模差异,甚至门店位置差异等问题。不同客户的需求有很大偏差,找到共性需求成为很大的难题。
  • 观察很多新市场的发展史,经常会看到:市场的繁荣依靠众多厂商共同的培育和耕耘。那些急功近利的厂商,很快会被边缘化。那些认真对待客户需求的厂商,会通过市场动作来培育客户,通过良性竞争提升产品的价值和服务能力,以此让客户满意,进而吸引更多企业变成客户,做大整个市场的蛋糕。所以不要只看竞争对手做了什么,而要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让客户满意。其实,很多时候竞争对手也会昏招不断。不必事事跟进,也不必经常开会讨论对手在干什么。不要分心,做好自己的事才是关键。因为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产品实力,而非花招。
  • 一味拼价格只能一起死。至于“买2年送1年”的方法,也是变相降价,更是自寻死路。因为折扣更低,毛利损失更大。而且未来2年没有续费,服务团队自然会轻视服务。能见到“钱”的续费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 我很喜欢一个“啃硬骨头”的理论:如果该啃的硬骨头不啃,绕过这个阶段,在下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会更大。

    阶段3 创造销售打法和验证销售团队毛利模型

  • 我简单引入一个营销学里经典的“AIEPL理论”,其核心观点:客户的购买行为是分阶段的,应该对不同阶段的潜在客户用不同的方式推动。AIEPL理论认为营销有5个阶段:Aware知晓阶段,Information信息搜集阶段,Evaluation评估阶段,Purchase购买阶段,Loyalty忠诚客户阶段。

    阶段4 扩张期的组织发展

  1. 所谓管理,就是在重要的事情上花足够多的资源和时间。人才工作是企业和团队最重要的工作,或培养或招募,只要肯花“足够”的资源和时间就会有效果。
  2. 销售能做的是广泛覆盖,但只靠销售,深入目标市场将会越来越难。产品真正进入客户心智,还是要依赖市场部的工作。作为to B的公司,无论产品大小,无论目标客户类型如何,都不应该放弃销售自开拓或放弃市场获得线索。因为,这会是公司未来发展的组织能力短板!
  3. 续费率不足70%的SaaS公司就不值钱。换句话说,这样的公司应该按传统公司的市盈率估值,而不应该按10倍的市销率估值。
  4. 我常说,没有坏的员工只有坏的制度。不要怪那些“老油条”,只能怪自己设计的制度漏洞太大。我也常说,设计一个好的机制胜过一万遍日常管理。销售提成设计和消费报销制度都是激发销售团队的关键事项,每个公司在这些问题上都需要谨慎推敲。
  5. SDR(销售开发代表)在国内SaaS圈还是近2年出现的概念。2019年8月份,我和SaaS圈10个公司的CMO、市场总监及SDR负责人聚在一起,花5小时探讨了关于SDR的方方面面。SDR的职责:在国内SaaS公司里,SDR一般有两类职责,即通过电话清洗市场线索,并分类分级;主动外呼陌生客户,产生有效线索。SDR输出的市场验证线索,会分配给销售代表(AE电销/FAE区域面销)转化成交。其实,按美国硅谷SaaS的用语,承担A类职责的是MDR(市场开发代表),承担B类职责的才是SDR。但我调查了一圈市场部的CMO,他们的SDR确实是把两项工作混合在一起的。SDR小组对输出的MQL有一些要求,例如:需要有公司名称、需求等。业内CMO爱用BANT的标准(Budget预算,Authority权限,Need需求,Time预计上线时间),以上内容能够满足2项,就可以达到成为MQL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可能会更低一点。毕竟to B的线索很难得,营销组织一般不会轻易放弃。
  6. 看起来,SDR是市场部与销售部中间的一个环节,好像放在哪边都可以。但有几个原因需要把SDR组放在市场部。1)如果公司要管理MQL到成交的转化率,那么输出MQL的部门最好与做转化的部门分开。在这件事情上,销售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2)市场部的工作需要闭环。搞了线下活动,转出了多少有效线索?加大了SEM投入,对应有效线索量如何?这些都需要尽快闭环,没有效果反馈的市场部就好像在盲人摸象,就无法通过快速迭代提高效率。
  7. 我在有的公司看到,SEO/SEM的负责人直接管理SDR团队,这样很特别,但效果很好。因为反馈足够快,SEM负责人花那么多钱,自己也会盯紧后面每个流程,希望做到更好的ROI。
  8. 我调查了一下,10个SaaS公司,能拿到L2C全程过程转化数据的不到一半。我和致趣百川的CEO何润交流,我们认为整个SaaS圈里这个比例不到20%。这也说明国内SaaS公司的线索管理水平还在初级阶段。
  9. SDR的工作方法是通过打电话从市场线索中筛出符合条件的有效线索。(1)筛出的线索需要打上一些标签以及做备注。这是个分类分级的过程。只有对线索进行分类(有效/无效、线索来源、客户行业、客户需求类型等)、分级(客户规模、需求紧急程度等),后续销售转化的效率才能考量和提升。(2)他们的通话过程需要录音。录音有2个作用:SDR主管抽查,检查SDR对线索分类分级的准确度;销售代表拿到分来的线索后,需要通过听录音了解之前的沟通情况,避免重复问题引起客户不满。(3)销售代表给线索客户打电话,也同样应该录音。这里有3个理由:①调查MQL到SQL的转化率。②SDR也需要偶尔听销售的录音,以了解自己判定的MQL的后续跟进情况。SDR和销售间的关系,应该不仅仅是SDR单向地输送MQL给销售,销售也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交线索反馈,双方达成正向、良性的互动关系。③SDR可以通过听销售的优秀录音学习话术,达到快速培训上岗的目的。
  10. SDR的KPI设置。我调查了几家较大的SaaS公司,市场部SDR的薪酬结构大多是:底薪+绩效奖金+线索成交后的提成。其中,绩效奖金取决于三个指标:电话量和时长+MQL+SQL。设计线索成交后的提成机制:为了引导SDR在转出有效线索后,仍然有动力持续跟进自己的线索转化情况。从行动结果上看,这样设计带来的好处有2个:①SDR对于有效线索的判断更精准,有利于提高MQL到SQL阶段的转化率。②因为SDR是客户最先接触的人,所以在后续跟进过程中,如果客户和销售代表发生了任何的不愉快,SDR能够从中调停。
  11. 对to B公司来说,市场部的内容输出能力非常关键。纯靠SEM买线索的公司,获客成本太高。市场部的职责是从“潜在客户”中寻找“目标客户”,从“目标客户”中培养“意向客户”。

    阶段5 效率提升

  • 我这里提出一个“营销服务费率”的概念,它不包含固定费用:营销服务费率=(市场+销售+服务的费用)/销售收入。以案例B为例,营销服务费率=(服务30万元+市场部薪资10万元+市场推广15万元+销售部门底薪100万元+销售额400万元x提成35%)/销售额400万元≈75%。我今年见过的SaaS企业,营销服务费率大多在60%~90%之间,甚至有超过100%的(也就是说客户第一次收费不够养活营销服务团队)。这个案例里的75%大约是中位数。那我们仔细想想,75%意味什么?①每增加100万元销售额,都同时增加75万元变动成本,也就是说,只能增加25万元毛利。②如果希望不增加现金压力,研发成本增加100万元,需要销售额增加400万元(在本例中需要销售业绩翻番)。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市场效率、销售部门的线索转化效率、服务部门的续费率和增购率,就会降低“营销服务费率”,提高“边际贡献率”。从利润考量的角度看,对于固定成本的增加要特别谨慎,研发和职能费用每增加1万元,都需要增加4万元的销售收入才能平衡。在“寒冬期”还能盈利的SaaS公司,一贯在研发投入方面非常谨慎。即便融到很多钱,在增加研发投入上仍然需要谨慎考量,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固定成本”。
  • CSM(客户成功部)是SaaS公司最重要的部门。还是那句话,SaaS本质是续费,没有CSM的续费,SaaS商业模式不会成立。
  • 续费率=截至当前月份已经成功续费的金额(或企业数)/当期应续金额(或企业数)
  • 市场部门的职责在公司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在实现公司盈亏平衡前,CEO都更关注市场部能带来“有效线索”的数量,所以关注点是线上SEO/SEM,线下活动及BD;而在达到盈亏平衡点后,公司会在品牌、PR上加大投入。但这时候往往会发现品牌建设启动晚了。所以前期也应该低成本或免费做一些品牌工作。有的公司出现极端情况,业务上只依赖销售部门,市场部连提供线索的能力都很弱。这个明显是错误的,市场部应与销售部门平衡发展。

    融资

  • 投资人按投资目的可分为两类: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关注中期投资回报,一般希望在几年内退出变现。退出方式一般为企业成功IPO或被并购。财务投资人即便安排了代表参加董事会,也仅对重大战略决策表态,通常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决策。战略投资者通常来自被投企业想同行业或相关产业,除了投资回报,更看重其战略目的,包括:协作提高生产效率、组合生产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及赢得更大市场等。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的,战略投资方一般会要求在董事会中拥有更多决策权,更多介入企业业务及管理决策,甚至会派财务总监等角色参与企业日常经营。

    终章 升华企业经营思路

  • 我在北京、上海拜访了很多SaaS公司。其中有刚刚起步的创业企业,也有人员规模已经上千人的成熟公司。随着时间的沉淀,SaaS领域的各个掌门人已经对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基础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中有的共识是先行者耗费几十个月的时间、上亿元(甚至更多)的成本获得的,对大部分后来者来说,把这些共识想透,不要重复进坑,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 共识1:to B产品不应该免费。前文说过,客户企业采购一个产品,除了采购成本,还有决策成本和培训使用成本,对企业来说并不存在“免费的产品”。即便SaaS公司免去了客户的“采购成本”,并不能加快客户侧系统上线的速度,即便是从“增加用户数量”的角度考虑也意义不大。当然,模仿Dropbox从C端网络效应(病毒传播)到B端低成本成交的方式是可以考虑的。但那也是对C(个人)免费,对B(企业)不免费。具体来说,无论是哪个阶段的SaaS公司,都不应该将主版本免费给客户使用。哪怕是“免费30天,之后再收费”的模式都没有意义。试用期为1周到几周的体验版是可以获得客户线索的好办法,但试用时长也一定要严格控制。通过塑造紧迫感,避免试用者拖拖拉拉,加大服务成本、降低试用专注度。To B产品不能免费,这是SaaS领域通过几年时间,耗费几亿元形成的第一个共识。
  • 共识2:关于定制开发的选择。我常说,一旦产品版本发生分叉,永远不能回头。业内已经有不少公司已经在此事上栽了跟头,为什么?客户新需求没完没了、研发资源被分散、CEO及产品负责人的精力被分散。应对方法有几个:用可配置方式将通用需求放到下一个版本中,先帮客户上线基础功能;尽早完成API开放平台;PaaS(需要3年以上长期投入)。更重要的是,CEO和产品负责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产品方向,对偏离方向的单点客户需求要慎重、再慎重地抉择。
  • 共识3:在市场部下设计SDR团队。至于以清洗线索为主要任务的SDR团队应该放在销售部门还是市场部门。目前的共识是SDR与其上游(即市场部)的协作及考核关系更紧密,应该放在市场部。
  • 共识4:重视构建销售团队自开拓能力。我认为,创业公司营销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好市场线索和销售自开拓的平衡。市场是长期投入,销售是临门一脚,两者的平衡是CEO必须考虑清楚的。通过与众多CEO或销售VP交流,凡是成交客户中市场线索比例过高的(大于80%)公司都越来越重视销售团队自开拓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圈内大部分人的共识。
  • 共识5:CSM是续费率的责任主体。不少SaaS公司还在由销售代表来负责续费,会产生不少问题。我见到的大部分SaaS公司都是能达成共识的:CSM应该背负续费率KPI。这样公司的总体续费率才有保障。
  • 共识6:工具SaaS做小微企业市场难以有毛利。由于小微企业(指人员规模在50人以下的企业)支付意愿低、支付能力弱、对管理提高效率的诉求低,工具型SaaS公司很难用这些企业支付的首次费用覆盖市场、销售团队的成本。
  • 共识7:尽量不收多年单。原本我认为“不向客户一次收取多年服务费”应该是SaaS圈的共识。但在与众多CEO的交流中,我发现还是有些特殊情况。①现金流紧张,不收多年单公司得关门。②客户企业自然淘汰率高,客单价又很低。③市场竞争激烈,希望通过多年单锁定客户,占住市场。上面说的3种特殊情况,其中第1种事关生死没得选择。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只是在熬时间。如果不做突破性创新,还是难以生存下来。将来公司关门时,由于欠下客户很多服务时长还未提供,创始人的个人品牌会严重受损。第2种情况,从商业伦理上也说不过去。大量尝试新业务的客户本来不需要3年的服务,硬塞一个过去,客户也不傻。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费用,长此以往将影响品牌形象。我建议重新设计价格结构。例如,首次上线时按实施费用的名义收取费用、保住成本;之后通过切交易流水等方式达到对大客户收更多费用、对小客户收较少费用的目的。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合情合理地获得市场的认可。第3种情况,收多年服务费增加了成交难度。同时,手多年服务费的公司后面的服务大多跟不上,产品改进也容易脱离市场需求。仅靠一纸合同,而不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很难“锁定”客户。我看到绝大部分公司收多年单,已经“骑虎难下”:上一年已经开始允许直销团队和代理商一次收3年或5年服务费,如果今年突然停止,公司销售业绩大概率会被腰斩,销售代表和代理商的收入都会大受影响,销售体系将会面临崩盘的危险。我的建议是“逐步收紧”:今年规定最多收3年单,明年收紧为2年单,后年开始只允许最多一次收18个月的服务费。
  • 当下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还拼速度。如果只思考在一城一池营销上的胜利,那只具备一个城市经理的思维方式;如果只考虑做出产品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那也只是个初级产品经理。马云、王兴、黄铮、张小龙这些能设计出优秀且独特底层商业逻辑的高手,本身都是在人类的知识“底层”上做出了巨大努力的人。不断听说这些人在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当时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通过最近几年的观察、学习和思考,我发现这正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础:独立的世界观、自洽的知识系统、高度抽象的哲学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