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人间耳语和骚动
这里只有你我和星空

0%

【摘星集】090《幸福的勇气》

如果你要我给你个建议的话,我就会说“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 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故事”。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在这里,可以说神是说明世界的重大故事的主人公。与此相对,哲学则拒绝故事。哲学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
  • 教育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自立”。
  • “知识”不仅仅指学问,还包括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也就是,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我”,认识“你”,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状态。阿德勒把这种知识叫作“人格知识”。
  •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这是与阿德勒同时代,为躲避纳粹迫害从德国逃到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的话。
  • 实事求是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个人”。并且,弗洛姆还补充说:“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 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
  • 假如有人能认可“真实的自己”,那个人应该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可以说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
  • 尊重(respect)一词的语源拉丁语的“respicio”,含有“看”的意思。首先要看真实的那个人。你还什么也没有看,也不想看。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在企图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态度中根本没有丝毫尊重。
  • 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是“世界如何”,而是“如何看待世界”。我们都无法脱离主观。
  • 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变化就意味着“死亡”。改变自己就意味着抛弃“过去的自己”,否定“过去的自己”,压制“过去的自己”,可以说就是把“过去的自己”送进坟墓,之后会作为“全新的自己”重生。
  • 无论多么痛苦也想“维持现状”。并且,还要为“维持现状”这一选择寻找一些合适的借口。
  • 当一个人想要肯定“现在的自己”之时,你认为他会为自己的过去如何着色呢?也就是将自己的过去总结为“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但现在这样已经不错了”。
  • 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千人千样的“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
  • 所谓的过去,并不是无法回去,而是根本“不存在”。只要不认清这一点,就无法搞懂目的论的本质。
  • 历史是被时代掌权者不断篡改的一个巨大故事。历史常常按照掌权者制定的是非观被巧妙地篡改。一切年表和史书都是被篡改过的伪书,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时代掌权者的正统性。
  • 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 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只选择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继而当作自己的记忆。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会被抹掉。
  •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被称为“使用心理学”就在于“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一观点。并非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
  • 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
  • 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的确是很有意思的分析。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无能。并且,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 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行为,父母或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维护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
  • 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再教育”。
  • 我要介绍一段康德的话。关于自立,他是这么说的:“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 那么,为什么人要把自己置于“未成年状态”呢?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人为什么要拒绝自立呢?我们按照“他人的教导”活着很轻松,既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
  • 周围的大人们为了把孩子们置于“未成年状态”之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以及其中的种种风险及可怕。为了让其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 教育者是孤独的存在。无人赞美、没有慰劳,全靠自己的力量默默前行,甚至都得不到感谢。
  • 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 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
  •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
  • 教育者应该做的不是去关注产生问题行为的“个人”,而是去关注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共同体”。而且,一定要去治疗共同体本身,而不是去治疗个人。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认同需求。为什么呢?拘泥于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
  • 一味在意他人的评价,就无法过自己的人生。就会陷入被剥夺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保持自由。并且,如果想要追求自由的话,那就不可以寻求认同。
  • 人类最害怕的是孤立。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就连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状态之下。因为人类本能地清楚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联系”。
  • 所有人的内心都有共同体感觉,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共同体感觉不需要去“掌握”,而需要从自己内心“挖掘”,正因为如此,它才可以作为“感觉”共有。
  • 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
  • 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 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
  • 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
  • 幸福生活在哪里,答案很明确了。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
  • 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
  • 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 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
  • “信任”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例如,向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当然不会无条件地把钱贷出去。银行只有在取得不动产或担保人之类的担保之后才会贷出与之相应的金额,并且还会收取非常可观的利息。这并不是“因为相信你所以放贷”,而是一种“因为相信你准备的担保价值所以放贷”的态度。总之,不是相信“那个人”,而是相信那个人所具备的“条件”。
  •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值得信任的依据也相信,不考虑什么担保,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相信的是“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也可以说关注的是人性化的价值,而不是物质性的价值。
  • 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自信,那就一定会要求担保。所以说,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
  • 最危险的就是提出何为善何为恶之类并不明朗的“正义”。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
  • 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尊重其真实本色。如果说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因为无条件地接纳信任那个人。也就是说,因为信赖。
  • 我们无法“信赖”一个自己并不尊重的对象。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 不是遇不到朋友,只是不想交朋友,也就是仅仅是他自己不想涉足人际关系而已。
  • 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 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你才无法信赖他人,
  •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 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市场原理、竞争原理。结果,你总是无法摆脱竞争旋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 阿德勒说过: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我对某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 为什么爱可以带来幸福呢?一言以蔽之,因为爱就是从“自我”中解放出来。自立就是“脱离自我中心性”。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
  • “被爱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
  • 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 你被认同需求所束缚,活着只考虑如何被他人爱或者怎样获得他人的认同,就连自己选择的教育者这条路或许也是以“获得他人认同”为目的的“他人希望的我”的人生。
  • 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
  • 结婚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 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手,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人们就会称其为“命运”。
  • 弗洛姆说,“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如果是阿德勒的话,也许会把这里的“信念”换成“勇气”吧。你只有一点点勇气,所以,也就只能爱一点点。不具备爱的勇气,试图止步于孩童时代的被爱的生活方式。
  • 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 本来,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某些人有贡献。不是看得见的“行为”,而是通过自己的“存在”做着贡献。根本没必要做什么特别的事情。
  •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
  • 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
  • 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