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并非生活的终极目标,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种途径,一种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积累信心与勇气,进而更好地融入人际关系的手段。换句话说,工作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条通道。
- 从狭义上来说,“分工”是通过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以高效地完成特定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协作”语境下的“交友”,并非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交往。它更强调的是一种能力,即面对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团队成员时,也能与其有效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需要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组成团队。分工合作的真谛在于,无论关系亲疏,我们都能与任何人携手工作。
- 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认为:“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动’、是‘促使其成长’。爱与努力是不可分的。”
- 简言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价值”就是自卑感的体现。那么,有价值又意味着什么呢?阿德勒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只有当我认为我的行为具有价值时,我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勇气。”
- 为什么融入人际关系需要勇气呢?因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摩擦和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受伤、厌恶、背叛在人际关系中屡见不鲜。即便是无心的言行,也可能触及他人的痛处。考虑到这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面对”也需要勇气。阿德勒将其简述为:“所有的烦恼,其根源都在于人际关系。”
- 生活的喜悦与幸福同样源自人际关系,一个人独处时是无法真正体会到这些情感的。这并不是在批判独居生活,而是指,无论是幸福还是喜悦,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得到的感受。正如那些想要结婚的人,他们的渴望,正是来源于对彼此之间幸福未来的期待。
- 有些人渴望幸福,却缺乏融入人际关系的勇气;还有些人对社交感到恐惧,想要逃避,正急需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要帮助这些朋友走出困境,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有价值的。
- 工作是为了什么呢?工作就意味着人们要为他人付出努力、为他人做贡献。有益群体大众的工作,就会使人产生贡献感,而贡献感会使人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样看来,工作,其实也是为了成就自己。
- 鹤见俊辅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每一个重大的决定,其背后都必然有深刻的动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理性选择。”之所以“不是简单的理性选择”,是因为有时重大的决断本身就不合常理,而我们这些情感丰富的生物,也并非总能保持理智的判断。
- 阿德勒则认为,除非是为了公共利益,否则野心也只不过是一种对虚荣的掩饰。
- 如果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得到对方的感谢,那便不能被称为“爱”,而只是一种对认同的渴求。实际上,得不到感谢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我们能不计名利,仅从帮助、取悦他人的行为本身就会产生贡献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那么是否得到感谢就不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 我们应该从他人的喜悦中感受到自我价值,而不是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认同之上。
- 在家庭分工方面,最关键的是让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为整个家庭做贡献,而不是一种牺牲。当人们在家务中找到贡献感时,即使没有得到外界的关注和感谢,他们也不会感到不满。相反,如果人们总是依赖他人的认可来行事,一旦缺乏表扬或感谢就大为不满,家庭关系很快就会走向崩溃。
- 痴呆症虽然是一种脑部疾病,但它其实也受一定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人们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在某一能力之上,随着年龄增长和能力流失,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也会不断衰弱,一些人正是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而患上了痴呆症。
- 里尔克认为:“艺术作品中,凡是必然产生的,都是好的。”换言之,诗人先有“诗”的灵感,然后才有“写诗”的行为去记录它。诗人可以写,也可以不写。那么,是什么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呢?里尔克所说的“必然产生”,指的是艺术作品应源自作者内心“不得不创作”的强烈欲望,那是种无法抑制的内心冲动。作品会获得怎样的评价,或者能为作者带来多少财富,这些都只是“创作”行为的附属品,而非创作的真正目的。
- 但凡是有工作能力的人,能通过工作自力更生自然是好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能做什么”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相反,人的真正价值,源自生命本身。
- “学校”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schole”,原意为“闲暇”。因此,“忙碌的学校生活”这一概念本身就是矛盾的。
- 阿德勒认为,“人会在不同的人面前、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塑造自己的性格”。性格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固定属性,而是在人际关系中不断被打磨铸造的特性。实际上,我们偶尔也能感觉到,自己在不同的人面前会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 下属的错误,实际上反映了上司管理能力的不足。可世上绝大多数的上司都不会为此负责。有时为了逃避,他们甚至不惜严格管控每位下属,以此来预防错误的发生。
- “表扬”这一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有能力者对能力不足者做出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家长原本认为小孩无法忍耐抽血的疼痛,所以当小孩真的忍耐了疼痛时,家长会表扬孩子的勇敢。正是因为认为小孩的地位低于自己,所以家长才会表扬小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司不应轻易表扬下属。“表扬”本身就是一种在垂直人际关系中发生的、单纯的自上而下行为。
- 贡献感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绝不是可以由他人给予,甚至是被上司强压着酝酿出来的情绪。所以,将贡献感视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万能钥匙,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误解。这种强行产生的贡献感,本质上是一种把员工圈在组织里,让员工源源不断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贡献感就会变质为对组织的忠诚,员工的工作目标也会变成为企业追逐利益。久而久之,组织本身的排他性也会越发严重。
- 阿德勒将那些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而做出种种表现的行为称为“优越情结”,这本质上是自卑的过度补偿。所以感到自卑的上司,会竭尽全力在下属面前掩盖自己的无能。
- 昔日的既得利益者理应会抵触平等的人际关系。这类人,在家庭中,是父亲;在职场上,是上司;在恋爱中,是男人。
- 很多人都不擅长拒绝。他们宁愿接受额外的工作以避免冲突和矛盾。然而,这种做法可能让他人误以为他们容易欺负,从而导致提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有一点一定要明确:不存在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拒绝。但凡是拒绝,肯定免不了冲突。
- 拒绝其实是有诀窍的,而且这个诀窍不仅在工作中有用,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那就是不给理由。在拒绝时一旦提及拒绝的理由,对方肯定会抓住那个理由做文章。因此,简洁明了的拒绝往往效果更好。当然,这个方法在面对上司时,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 工作狂常常无条件地将工作置于首位,其他所有事情都必须为工作让路。这看似是因为工作繁重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是为了逃避其他问题,“工作”只是他们为自己找的借口。
- 《大汉和辞典》的作者诸桥辙次生来体弱,但他却十分长寿。曾经有人询问过他长寿的秘诀,而他回答道:“因为我不讲人情。”
- “我本不该说这样的话,但是,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并不算是我的‘工作’,我真正的工作其实是‘接客’。从送完上一个乘客到接到下一个乘客的这段时间,才是我真正的工作时间。这段时间我绝不能马虎,不能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要不断搜集信息,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接到客人。这十年来,我一直保持这个工作理念,这个方法甚至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一个人整天念叨自己运气不好,把接不到客人归咎于运气,是无法长期从事这个工作的。
- 持有“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每天都是昨天的翻版”这样消极观念的人,往往并不是因为生活中没有新鲜事物,而是因为他们即使遇到了新鲜事物也会视而不见。为了避免真正陷入这种境地,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 在职场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即使是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他们每一天也与昨日不同,都是崭新的。同样,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变化,不再是昨日的自己。虽然“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他”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只要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不会再纠结于过去的矛盾和纷争。
- 森有正说过这样一番话:“人必须要学会忍受灰暗阴郁的日子。只有通过这样单调而痛苦的忍耐,才能发酵、结晶出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好的作品并非仅仅来自热情与灵感。这意味着,要完成作品,我们就必须坚强地忍耐下去。不是说有了灵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创造出华丽的成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轻言放弃。
- 里尔克与森有正都曾深入讨论过成熟与变化的话题,他们以树木的生长为喻,探讨了这些概念。用里尔克的话来讲,读书与作诗构成了“艺术家的生活”。在给年轻诗人卡普斯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不能计算时间,年月没有意义,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不能计、不能算,要像树木一样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要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的夏日没有来到。夏日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
- “巴黎圣母院内的树苗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仿佛刚才还在眼前缓慢行驶的小船,也驶向了上游,消失在视线中。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百看不厌。仿佛我身体中的某个部分,和这样的情景产生了共鸣。”森认为这种“事物在时间中的运行”,或者说,这样的“变貌”是构成经验的最主要的要素。但是,如果就此安心,那宝贵的“经验”就会变为“体验”。所以人不能仅仅依赖经验来学习。如果以为有了经验就万事大吉,那只会重复上一代人的人生轨迹。经验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外界没有任何影响,经验本身也会持续演变。与逐渐固化的“体验”不同,经验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对里尔克而言,等待,就像是树木在看不到的地方,将汁液送达全身的过程。
- 知识本身不具有意义。只有当触及人的灵魂、改变人的人生时,知识才有意义。“炫耀自己的博学多识,或用花哨的术语来‘解释’作品,对艺术创作而言毫无意义。对艺术家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创造作品和不断成长。而这两件事都只能在沉默中完成。”
- 《海鸥乔纳森》一书曾风靡一时,作者理查德·巴赫借书中人物之口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你真正想做的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或许你该深思,为何自己无法追随内心的渴望。
- 我们需要关注自身的贡献感,而非过度强调为他人的牺牲。为他人做贡献并不等同于为他人做牺牲。如果我们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实现他人的愿望,那么我们可能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